-
2025中国算力大会落幕:工信部引领算力基础设施迈入“协同融合”新阶段
2025年8月,以“算力赋能数字经济,协同构建智能未来”为主题的中国算力大会在山西太原圆满落幕。工信部副部长熊继军在会上强调,当前我国算力基础设施正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与“协同融合”,需通过政策引导、技术突破与网络一体化,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算力支撑。本次大会集中展示了...
2025-08-26
2025中国算力大会 工信部 算力基础设施 超算互联网 中国算力平台
-
盛美上海的“清洗突围”:用SPM技术破解半导体先进制程难题
在半导体先进制程(如3nm、5nm)的竞争中,“清洗”环节正成为决定芯片良率的关键——每片晶圆需要经历20-30次清洗,任何直径小于10nm的颗粒残留都可能导致晶体管失效,进而影响整个芯片的性能。而盛美上海(688082.SH)通过“技术差异化”战略,以SPM(硫酸过氧化混合物)清洗技术为核心,推出全景解决方...
2025-08-25
盛美上海 SPM清洗技术 半导体设备 差异化战略 先进制程
-
AI智能眼镜的“续航困局”:低功耗设计如何破解?
早上出门戴起AI智能眼镜,想靠它导航通勤、翻译菜单,结果中午就收到“电量不足20%”的提醒——这是很多AI智能眼镜用户的真实困扰。作为“可穿戴AI”的核心载体,AI智能眼镜凭借提词、拍摄、实时翻译、健康监测等功能,已成为职场人、旅行者的“随身助理”,但**“续航短板”** 正在成为其普及的关键瓶颈。据...
2025-08-25
AI智能眼镜 低功耗设计 续航焦虑 i.MX RT系列 电源管理
-
江苏省RISC-V产业联盟在苏成立 打造AI时代开源芯片生态新引擎
8月22日,江苏省RISC-V产业联盟成立大会暨创新发展交流会在苏州集成电路创新中心成功举办。作为国内开源芯片领域的标志性事件,该联盟的成立不仅是江苏省对RISC-V这一“AI时代创新密码”的战略布局,更标志着以苏州为核心的长三角RISC-V产业生态正式进入“协同发展”新阶段。来自省、市相关部门领导、RI...
2025-08-25
江苏省RISC-V产业联盟 苏州 开源芯片 产学研用 AI时代
-
开普云拟收购金泰克存储业务:AI全栈布局再添“高性能存储”核心拼图
在AI大模型、算力及数智化转型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当下,开普云(688228.SH)正通过战略收购完善AI基础设施的关键环节。8月24日,公司发布公告称,拟以“现金+股份”组合方式收购深圳金泰克旗下存储业务主体——南宁泰克100%股权,股票将于8月25日恢复交易。此次收购不仅是开普云拓展业务边界的重要举...
2025-08-25
开普云 收购金泰克 AI存储 高性能存储 全栈布局
-
地平线HSD辅助驾驶系统升级:用“类人思维”重构智能驾驶体验
当智能驾驶从“功能实现”迈入“体验优化”的关键节点,用户对辅助驾驶的期待早已超越“能自动开”,而是渴望“像老司机一样会开”——懂预判、会礼让、能应对复杂场景。2025年,地平线推出全新Horizon SuperDrive™(HSD)辅助驾驶系统,以“一段式端到端+强化学习”的架构革命,将“类人驾驶”从实验室概念推向量...
2025-08-25
地平线HSD 辅助驾驶系统 类人驾驶 端到端架构 量产落地
-
DeepSeek-V3.1透露出的信号:中国下一代AI芯片,这些厂商或成核心玩家
近日,中国AI公司DeepSeek通过微信平台发布信息,其最新推出的DeepSeek-V3.1大型语言模型中,首次引入了专为国产芯片设计的UE8M0 FP8 scale技术架构。这一举措被业界视为“中国下一代AI芯片即将落地”的明确信号——该技术并非通用架构,而是深度适配“即将发布的国产AI芯片”的硬件逻辑设计。尽管DeepSee...
2025-08-25
DeepSeek-V3.1 国产AI芯片 UE8M0 FP8 潜在供应商 硬软协同
-
台积电美国亚利桑那工厂“加速跑”:美系大厂抢产能,先进制程提前落地
2025年8月,台积电在北美市场的布局迎来关键转折点——其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的三座晶圆厂建设与量产计划全面提速。原本计划2025年量产的第一座工厂,提前至2024年第四季度以4nm制程投产;第二座3nm制程工厂将从2028年提前至2027年初甚至2026年内量产;第三座工厂则有望在2028年前后搭载2nm及A16制程技...
2025-08-25
台积电 美国工厂 先进制程 产能争夺 毛利率挑战
-
英伟达B30芯片:中美科技博弈下的市场妥协与技术平衡
英伟达|B30芯片|中美科技博弈|出口限制|性能平衡
2025-08-25
2025年 英伟达在中美科技竞争的夹缝中迈出关键一步——为应对美国政府的GPU出口限制 该公司向美国商务部提交了一款专为中国市场设计的B30芯片申请。这款芯片的诞生 不仅是英伟达为维持中国市场份额的妥协之举 更折射出中美在高科技领域“限制与反限制”的复杂博弈。作为全球GPU龙头企业 英伟达的这一动作 既关乎其自身在中国市场的55亿美元营收(2024年数据) 也成为观察中美科技政策走向的重要窗口。
- 从数据中心到边缘:Supermicro模块化服务器解决方案覆盖全场景AI负载
- Abracon推出五款紧凑型GNSS天线:峰值增益最高5.0 dBic,兼容四大卫星系统
- 提升电源密度新选择:东芝100V MOSFET助力高效DC-DC转换器设计
- 为汽车HMI而生:艾迈斯欧司朗AS8580通过ASIL B认证,集成SPI接口简化设计
- 加速产品上市:Melexis新型电机驱动芯片大幅降低软件依赖,配置效率提升
- 振动器核心技术突破:国产驱动IC的挑战与机遇
- 强强联合:罗姆与英飞凌共推SiC器件封装兼容方案
- 精于微智于芯:盛思锐传感器微型化技术成果集中亮相
- 迅镭激光亮相第二十五届中国工博会,国际客商聚焦中国激光智造实力
- 电磁蜂鸣器全球格局:国内外厂商竞争力分析
- 车规与基于V2X的车辆协同主动避撞技术展望
- 数字隔离助力新能源汽车安全隔离的新挑战
- 汽车模块抛负载的解决方案
- 车用连接器的安全创新应用
- Melexis Actuators Business Unit
- Position / Current Sensors - Triaxis H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