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首页 > 市场 > 正文

小米拉响警报:AI引爆2026年内存短缺,手机将迎涨价潮

发布时间:2025-11-20 责任编辑:lily

【导读】近日,智能手机行业被一则关于核心组件供应的重要预警所震动。小米集团合伙人、总裁卢伟冰在11月18日晚间发出警示,预计到2026年,全球内存芯片(存储芯片)的供应短缺问题可能将推高智能手机的市场价格。这一表态迅速引发业界与消费者的广泛关注。与以往由手机行业自身周期性波动所主导的价格变化不同,卢伟冰明确指出,本轮内存价格上涨的驱动因素“跟以前不太一样”。其核心动力源于人工智能(AI)技术的迅猛发展。


企业微信截图_20251120133041.png


随着全球各大科技公司竞相建设数据中心,AI服务器对高性能存储芯片的需求呈现爆炸式增长。特别是用于AI服务器的HBM(高带宽内存)需求异常强劲。为了满足这一高利润市场,包括三星在内的全球主要芯片制造商纷纷将产能转向生产HBM,这不可避免地削减了用于智能手机等消费电子产品的传统内存芯片产量。供需关系的此消彼长,直接导致了全球存储芯片价格的攀升,并预计将形成一个“偏长的周期”。


面对潜在的供应危机,小米公司展现了其前瞻性的供应链管理策略。卢伟冰透露,小米已率先签署了相关协议,以确保2026年全年的内存芯片供应稳定。这一关键举措旨在保障未来小米手机的产能不受重大影响。


然而,即便供应得到保证,组件成本上升的压力依然存在。卢伟冰直言不讳地表示,消费者未来可能会看到产品零售价格出现“大幅上涨”。他解释说,内存成本的上涨一部分需要通过产品涨价来消化,但仅靠涨价也无法完全覆盖所有增加的成本。这暗示着手机厂商可能需要在其他方面寻求平衡,或通过产品结构升级来应对。


这一行业性的挑战也正值小米公司持续推进高端化战略之际。近年来,小米不断向价值链上游攀升,推出了包括旨在与苹果iPhone 17系列竞争的小米17系列在内的多款高端旗舰手机。成本的普遍上涨,无疑将加速行业洗牌,并考验各家厂商的技术实力与品牌溢价能力。


事实上,成本压力已经显现。今年10月,小米就已因内存芯片成本上涨等因素,提高了其Redmi K90旗舰机型的价格。这一调整可被视为行业整体趋势的一个先兆。


尽管面临组件成本压力,小米公司的整体运营依然展现出强大的韧性。根据近期公布的财报,小米在第三季度实现了超预期的盈利,营收同比增长22.3%,达到1131亿元人民币,其新投入的电动汽车部门也首次贡献了收入。


综合来看,由AI驱动的HBM需求激增,正在重塑全球存储芯片的供应格局,并对高度依赖该组件的智能手机行业产生深远影响。小米的提前预警和锁单行动,体现了其对供应链风险的敏锐洞察和应对能力。对于消费者而言,2026年或许将迎来一个智能手机价格普遍上调的新阶段。整个行业如何在技术创新、成本控制与市场接受度之间找到新的平衡点,将成为未来几年的关键看点。


特别推荐
技术文章更多>>
技术白皮书下载更多>>
热门搜索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