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11月19日,荷兰经济事务大臣Vincent Karremans通过社交媒体宣布,暂停此前对芯片制造商Nexperia(安世半导体)实施的控制措施,将决策权交还给其中国母公司闻泰科技。这一举动被视为荷兰政府向中国展现的“善意”,标志着持续数月的半导体供应链僵局出现显著缓和。
这场争端的起源可追溯到今年9月下旬。当时,荷兰经济事务大臣援引一项冷战时期的法律——《货物可用性法案》,对安世半导体下达部长令,试图控制这家由闻泰科技所有的荷兰公司的决策权。这一行政令要求安世半导体及其全球30个关联主体不得对资产、知识产权、业务及人员进行调整,有效期为一年。
荷兰政府的干预迅速引发中方反制。中国对安世半导体位于广东的工厂实施出口限制,该工厂负责利用欧洲生产的晶圆组装芯片。这一连锁反应凸显了半导体供应链的全球性特点,并迅速波及汽车制造业。从本田到大众,多家全球汽车制造商的生产受到芯片供应短缺的困扰,尽管安世半导体的芯片技术并非尖端,但其在供应链中的关键作用不容忽视。
为打破僵局,中荷双方于11月18日和19日在北京举行了两轮面对面磋商。荷兰经济事务部本周派遣代表团赴京,就“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进行谈判。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在回应相关问题时指出,中方在磋商中明确强调,当前全球半导体产供链混乱的源头和责任在荷方,并敦促荷方迅速采取实际行动解决问题。
荷方在磋商中主动提出暂停根据《货物可用性法案》签发的行政令。中方对此表示欢迎,认为这是向正确方向迈出的第一步,但同时指出,距离彻底解决争端仍存在差距。中方特别强调,荷兰企业法庭剥夺闻泰科技对安世半导体控制权的裁决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障碍,希望荷方继续展现合作意愿,提出建设性方案。
闻泰科技在11月19日发布的公告中披露,尽管荷兰部长令被暂停,但企业法庭的裁决仍然生效,公司对安世半导体的控制权仍处于受限状态。公告提示投资者注意风险,并表示公司将与国际律师事务所团队沟通,采取一切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
这场争端不仅反映了半导体产业的全球性特点,也凸显了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日益增长的影响力。荷兰政府的态度转变源于多方谈判的突破,德国、欧盟和美国也参与了相关磋商。为换取荷兰的让步,中国同意放宽对安世中国工厂的出口限制,该工厂是全球同类工厂中规模最大的之一。
双方在磋商中一致同意,应取消行政干预,支持和推动企业通过协商依法解决内部纠纷,既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也为恢复全球半导体产供链安全与稳定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荷兰政府的暂停令是解决争端的重要一步,但彻底解决仍需双方继续努力。全球半导体产业链的稳定依赖于各国政府的合作与企业的自主协商。此次事件为国际社会提供了重要启示:在全球化背景下,任何单方面的行政干预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唯有通过对话与合作,才能实现共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