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产AI芯片崛起进行时:2025年中国服务器市场占有率预计达40%
全球AI算力需求持续爆发背景下,中国半导体产业正迎来关键突破期。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5月15日发布的最新研究报告,2025年中国AI服务器芯片市场格局将发生深刻变革:国产化率预计从2024年的37%跃升至40%,形成与进口芯片分庭抗礼的新态势。
2025-05-16
AI芯片 服务器
-
NAND市场变局:中国厂商产能反超,韩系双雄减产自保
据Omdia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全球NAND闪存产业正经历结构性调整。中国头部存储企业(注:应企业要求不具名)武汉工厂产能持续扩张,预计全年晶圆产量将达151万片,较2024年增长24.8%,首次超越美光(约130万片/年)跃居全球第四。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200层以上3D NAND良率突破,使其在国内市场占有率...
2025-05-16
三星 SK海力士 NAND
-
半导体扩产狂飙:台积电年内9厂落地 高雄成1.6nm战略要塞
台积电在台湾技术论坛宣布本年度将新建9座晶圆厂及封装设施,创下年度建厂数量新高。其中,台中晶圆25厂将于年底动工,计划2028年量产比2nm更先进的制程技术,标志着半导体工艺进入全新代际。
2025-05-15
台积电 晶圆 2nm 制程技术 半导体
-
DDR4逆袭涨势惊人!关税窗口期引爆存储抢运潮
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存储市场迎来剧烈波动。受美国暂停半导体进口关税90天政策刺激,叠加三星、SK海力士等头部厂商加速退出DDR4市场,DRAM现货价格自3月起连续上涨,其中DDR4产品涨幅超20%,DDR5涨幅达5%,创下2023年以来最大单季涨幅。
2025-05-15
DRAM 存储
-
DRAM+SSD双核驱动,威刚首季盈利暴增创五年新高
2025年第一季度,威刚科技实现合并营收99.08亿元新台币,营业利润达4.21亿元(季增93.41%),税前净利7.42亿元(季增105.62%),归属母公司净利5.26亿元,每股盈利1.72元。毛利率稳定在13.77%,DRAM模组与SSD产品分别贡献营收56.47%和30.55%,存储卡等周边产品占比12.98%。
2025-05-15
威刚 DRAM SSD
-
英伟达涨价风暴来袭!RTX 50系列与服务器芯片齐涨
全球AI芯片龙头英伟达宣布全线产品涨价,涵盖消费级显卡至数据中心GPU模组。此次调价既是应对供应链成本飙升的被动举措,也是地缘政治博弈下的主动策略调整。
2025-05-15
英伟达 GPU RTX 50系列 服务器 芯片
-
AI服务器红利爆发!富士康Q1利润暴增72%创历史新高,电动汽车战略提速
全球电子制造龙头富士康(鸿海精密)即将披露的2025年一季度财报预估数据显示,其净利润或将同比激增72%至378亿新台币(约合12.5亿美元),创下同期历史最高纪录。这一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人工智能(AI)服务器需求的爆发式增长,成为驱动其代工业务转型的核心引擎。
2025-05-15
人工智能 服务器 富士康
-
DRAM价格全线上涨!三大厂商齐调价,AI与贸易战的蝴蝶效应
2025年5月,全球DRAM市场迎来标志性转折点。三星、SK海力士、美光三大原厂同步上调产品价格,涨幅分别为3-5%、12%和11%,其中DDR4涨幅普遍超10%,DDR5因产能优先级调整涨幅控制在个位数4710。这一轮涨价不仅是美国关税政策预期引发的连锁反应,更是AI浪潮下HBM(高带宽内存)产能挤占传统DRAM的必然...
2025-05-14
DRAM SK海力士 美光科技 三星电子
-
库存见底+关税扰动有限,HBM需求引爆DDR5涨价潮,合约价三月飙升22.7%
2025年全球DDR5内存市场正经历剧烈波动。数据显示,DDR5现货价格从1月22日的4.66美元攀升至4月的5.52美元,涨幅达18.5%;合约价格更是在三个月内上涨22.7%,从1月的3.75美元升至4月的4.6美元。这一轮涨价潮的背后,是HBM(高带宽内存)产能扩张、厂商策略调整与供应链博弈的复杂交织。
2025-05-14
DDR5 HBM
- 从数据中心到边缘:Supermicro模块化服务器解决方案覆盖全场景AI负载
- Abracon推出五款紧凑型GNSS天线:峰值增益最高5.0 dBic,兼容四大卫星系统
- 提升电源密度新选择:东芝100V MOSFET助力高效DC-DC转换器设计
- 为汽车HMI而生:艾迈斯欧司朗AS8580通过ASIL B认证,集成SPI接口简化设计
- 加速产品上市:Melexis新型电机驱动芯片大幅降低软件依赖,配置效率提升
- 振动器核心技术突破:国产驱动IC的挑战与机遇
- 强强联合:罗姆与英飞凌共推SiC器件封装兼容方案
- 精于微智于芯:盛思锐传感器微型化技术成果集中亮相
- 迅镭激光亮相第二十五届中国工博会,国际客商聚焦中国激光智造实力
- 电磁蜂鸣器全球格局:国内外厂商竞争力分析
- 车规与基于V2X的车辆协同主动避撞技术展望
- 数字隔离助力新能源汽车安全隔离的新挑战
- 汽车模块抛负载的解决方案
- 车用连接器的安全创新应用
- Melexis Actuators Business Unit
- Position / Current Sensors - Triaxis H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