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大尺寸显示器市场增速放缓至2.6%,OLED与尺寸升级成新动能
2025年全球大尺寸显示器市场正经历“减速换挡”。根据市场研究机构Omdia最新报告,9英寸及以上大尺寸显示器全年出货量预计同比增长2.6%,较2024年增速明显放缓。这一变化背后,全球经济不确定性、美国关税政策调整及厂商主动减产策略形成多重拉扯,行业分化趋势日益凸显。
2025-05-14
大尺寸显示器 OLED 面板
-
2025Q1中国平板市场逆势上扬:国补政策催生小米成增速黑马
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平板电脑市场迎来强势开局。根据国际数据公司(IDC)最新报告,当季中国市场平板电脑出货量达852万台,同比大幅增长19.5%,创下自2022年以来的单季最高增幅。这一增长背后,“国补”政策推动消费需求释放、头部厂商产品策略调整成为关键驱动因素。
2025-05-14
平板电 小米
-
面板双雄Q2蓄势待发:天钰、敦泰逆势布局迎增长契机
面板驱动IC双雄天钰科技与敦泰电子同步举办线上法说会,释放第二季度运营积极信号。尽管全球关税政策波动为消费电子产业链蒙上阴影,但两家企业均表示,当前市场调整尚未传导至面板及驱动IC领域,Q2营收增长预期明确。
2025-05-14
面板 天钰 敦泰
-
三星打响三折屏商用第一枪!OLED面板6月量产,预计在20万至30万台之间
三星显示正加速冲刺可折叠显示技术新赛道。据韩媒最新消息,三星电子首款三折屏手机“Galaxy G Fold”配套OLED面板已进入量产倒计时,最快将于6月启动生产,初期规划产能达20万至30万台。这款搭载双铰链结构的创新产品,预计将成为三星下半年攻占超高端市场的核心武器。
2025-05-13
三星显示 三折手机 OLED面板
-
大摩:人形机器人万亿市场倒计时,2050年产值破5万亿美元,中美角力新战场
摩根士丹利最新研报勾勒出一幅未来产业图景:到205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突破5万亿美元,相当于2024年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的1.5倍。这一预测背后,是产业即将经历的“三段式”跃迁——2036年启动规模化商用,2040年全球装机量冲破1.27亿台,最终在2050年形成10亿台级别的庞大生态。而这场变革的...
2025-05-13
大摩 人形机器人
-
2024年SiC衬底市场逆势洗牌,天科合达、天岳先进双雄市占率逆势突破34%
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N型碳化硅(SiC)衬底市场规模出现罕见下滑,产业营收同比下降9%至10.4亿美元。这一波动主要受新能源汽车增速放缓及工业设备需求疲软影响,但行业长期增长逻辑并未改变——随着8英寸衬底技术突破与成本优化,SiC材料在工业电源、光伏逆变器等领域的...
2025-05-13
SiC天科合达 天岳先进
-
关税避险+AI需求,全球DRAM价格触底反弹背后的双重推手
全球DRAM市场正上演戏剧性反转。继三星电子本月与客户签订涨价协议后,SK海力士迅速跟进,宣布将全线DRAM产品价格上调12%。作为占据全球70%市场份额的两大巨头,其定价策略犹如行业风向标,引发内存产业链连锁反应。
2025-05-13
三星 SK海力士 DRAM
-
囤货需求引爆存储市场,三星DRAM合约价全线上调
全球存储龙头三星电子近日与核心客户完成新一轮DRAM供应合约谈判,正式上调产品价格。这是三星自2024年初以来首次调整DRAM报价,标志着持续近两年的内存市场下行周期或迎来转折。
2025-05-13
DRAM 三星
-
成本飙升叠加关税压力,英伟达GPU涨价潮冲击全球市场
全球AI芯片龙头英伟达近期启动全线产品涨价策略,涵盖消费级显卡至数据中心GPU模组。市场消息显示,其合作伙伴华硕旗下RTX 5090显卡自2025年初上市以来,价格已从9万新台币攀升至10万新台币,涨幅超10%。与此同时,H200/B200系列AI加速器及服务器整机价格同步上调10%~15%,引发产业链连锁反应。
2025-05-12
英伟达 GPU
- 从数据中心到边缘:Supermicro模块化服务器解决方案覆盖全场景AI负载
- Abracon推出五款紧凑型GNSS天线:峰值增益最高5.0 dBic,兼容四大卫星系统
- 提升电源密度新选择:东芝100V MOSFET助力高效DC-DC转换器设计
- 为汽车HMI而生:艾迈斯欧司朗AS8580通过ASIL B认证,集成SPI接口简化设计
- 加速产品上市:Melexis新型电机驱动芯片大幅降低软件依赖,配置效率提升
- 振动器核心技术突破:国产驱动IC的挑战与机遇
- 强强联合:罗姆与英飞凌共推SiC器件封装兼容方案
- 精于微智于芯:盛思锐传感器微型化技术成果集中亮相
- 迅镭激光亮相第二十五届中国工博会,国际客商聚焦中国激光智造实力
- 电磁蜂鸣器全球格局:国内外厂商竞争力分析
- 车规与基于V2X的车辆协同主动避撞技术展望
- 数字隔离助力新能源汽车安全隔离的新挑战
- 汽车模块抛负载的解决方案
- 车用连接器的安全创新应用
- Melexis Actuators Business Unit
- Position / Current Sensors - Triaxis H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