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首页 > 市场 > 正文

关税“回旋镖”效应显现:显示器产业链遭双向夹击,AMOLED材料成本或飙升30%

发布时间:2025-04-14 责任编辑:lina

【导读】全球显示器产业正陷入新一轮“关税风暴”。集邦科技(TrendForce)最新报告指出,美国4月启动的“对等关税”与中国反制措施形成双向夹击,光学膜片、AMOLED有机材料等关键环节首当其冲,或引发下半年终端售价普涨与需求萎缩的连锁反应。


关税“回旋镖”效应显现:显示器产业链遭双向夹击,AMOLED材料成本或飙升30%


全球显示器产业正陷入新一轮“关税风暴”。集邦科技(TrendForce)最新报告指出,美国4月启动的“对等关税”与中国反制措施形成双向夹击,光学膜片、AMOLED有机材料等关键环节首当其冲,或引发下半年终端售价普涨与需求萎缩的连锁反应。


关税“回旋镖”效应显现:显示器产业链遭双向夹击,AMOLED材料成本或飙升30%


关税“双向绞杀”:光学膜片、AMOLED材料成重灾区


美国本轮关税瞄准消费电子产业链,尽管面板及半导体组件因亚洲本地化生产暂未受直接影响,但上游材料端已拉响警报:

  • 美系光学膜片巨头(如3M、杜邦)因未在中国设厂,对华出口成本骤增,中国面板厂采购意愿或转向日韩供应商;

  • AMOLED有机材料关税成本最高或增30%,迫使京东方、TCL华星等重新评估技术路线,加速国产材料验证。
    “这相当于在技术卡脖子领域再套一层枷锁。”业内人士指出,中国反制关税精准打击美系材料商,技术垄断与成本压力的矛盾将激化。


消费电子“需求塌方”预警:品牌商紧急启动墨西哥产能


终端市场面临“价量双杀”风险:

  • 需求端:关税推高通胀预期,电视、笔电等非必需消费或遭压制,集邦预估2024年全球显示器需求增速下调1.5个百分点;

  • 供应端:戴尔、惠普等品牌已暂停东南亚工厂出货,墨西哥生产基地利用率紧急提升至85%,试图利用美墨加协定缓冲关税冲击。
    “品牌商正在玩一场库存与涨价的平衡游戏。”报告指出,当前美国渠道约3个月库存或支撑至Q2末,但Q3起终端涨价恐难避免。


技术替代赛加速:国产材料厂商迎来“黄金窗口期”


危机中暗藏产业重构机遇:

  • 光学膜领域:长阳科技、东材科技等加速扩产,反射膜、扩散膜国产化率有望突破60%;

  • AMOLED材料:奥来德、莱特光电等已切入华星光电供应链,但蒸镀材料等高端品类仍依赖进口。
    集邦警告,若中美关税僵局持续,2025年全球AMOLED面板成本可能上浮8%-12%,进一步挤压终端利润。


结语


关税“回旋镖”效应正在颠覆显示器产业游戏规则——当技术自主权与全球化供应链难以兼得,厂商的每一次产能调配与材料替代,都可能成为未来十年格局洗牌的伏笔。而对于消费者而言,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最快将在三季度以“涨价通知单”的形式抵达卖场。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联系小编进行处理。


我爱方案网


推荐阅读:

2024年全球TCU市场增长8%,中国市场持续领先

SK海力士加速布局HBM市场:2025年资本支出上调30%,剑指AI芯片霸主地位

联发科Q1营收季增21%创30月新高!AI芯片+车用电子双引擎驱动增长

SEMI:2024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激增10% 中国豪掷496亿美元领跑

联发科天玑9400+发布:AI性能暴增20% 能效比碾压骁龙8 Gen3

特别推荐
技术文章更多>>
技术白皮书下载更多>>
热门搜索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