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首页 > 市场 > 正文

存储危机全面爆发!HDD交付周期逾两年,QLC NAND产能遭抢空

发布时间:2025-11-07 责任编辑:lina

【导读】AI服务器驱动的存储需求爆发正在引发供应链危机。据供应链消息,传统机械硬盘(HDD)的交付周期已延长至两年以上。为应对HDD产能瓶颈,北美及中国的云服务提供商(CSP)正紧急转向采购大容量企业级固态硬盘(SSD),部分存储原厂2026年的QLC NAND Flash产能已被提前抢购一空。


AI服务器驱动的存储需求爆发正在引发供应链危机。据供应链消息,传统机械硬盘(HDD)的交付周期已延长至两年以上。为应对HDD产能瓶颈,北美及中国的云服务提供商(CSP)正紧急转向采购大容量企业级固态硬盘(SSD),部分存储原厂2026年的QLC NAND Flash产能已被提前抢购一空。


行业预测显示,到2027年,全球QLC的位元出货量可能超越TLC NAND,这一时间点比此前市场预期有所提前。此次存储危机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特点,慧荣科技总经理苟嘉章指出,这是HDD、NAND Flash和DRAM首次同时面临供应短缺,且价格上涨趋势预计至少持续到2026年。


存储危机全面爆发!HDD交付周期逾两年,QLC NAND产能遭抢空


供需分析:HDD产能增长乏力,SSD需求激增


HDD供应高度集中且普遍采用"依订单生产"模式,难以快速响应市场需求激增。尽管两大HDD厂商有所动作,但扩产态度整体保守:希捷预计将增加5% 的年度资本支出,主要希望通过技术升级来提升出货量;威腾电子则维持谨慎扩产策略,未提出明确目标。


与此同时,企业级SSD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据中国市调机构CFM估计,2025年第四季度企业级SSD及NAND颗粒价格涨幅将超过20%,部分企业级SSD报价涨幅更将高达30%-40%。预计2026年服务器对企业级SSD的位元需求,将较2025年大增近50%。


价格影响:全线产品价格飙升,采购模式生变


存储产品的价格普涨已传导至整个供应链。NAND原厂的报价策略和供应状况也发生显著变化:


美光的报价模式已从每季度议价缩短为"每周议价"。


铠侠则直接告知客户已无货可供。


三星电子位于西安的NAND工厂正处于从V6-NAND转换至V8-NAND的过渡期,2025年上半年供应产出较少,下半年才逐渐放大。


部分NAND原厂从2024年底起进行了10%-15% 的策略性减产,目前产线仍未恢复满载运作。服务器厂商对大容量QLC及TLC NAND的紧急加单,已开始影响消费电子领域(如手机)的NAND产能分配。


技术演进:QLC加速迈向主流,PLC崭露头角


在NAND价格上涨的背景下,QLC NAND的供应成长至关重要。近年来,QLC NAND良率持续改善,加上高堆叠层数技术的导入,使其成本优势更加明显。


技术前沿方面,下一代PLC NAND技术目标实现每单元存储5 bit,可进一步提升存储密度。不过,业界认为PLC在可靠性、寿命方面将面临更大挑战,预计2027-2028年可能开始导入部分产品。


厂商动态:巨头调整策略应对市场变局


面对旺盛的市场需求,主要HDD厂商并未积极释出大规模的资本支出计划。


NAND厂商方面,SK海力士已开始量产全球首款321层2Tb QLC NAND闪存。该产品采用创新的六平面(Plane)架构,相比传统的四平面设计,有效提升了大容量下的并行处理能力,使数据传输速度提升一倍,写入性能最多提升56%,读取性能提升18%,同时写入能效提高了23% 以上。


闪迪则推出了256TB UltraQLC NVMe SSD,突破性地采用直写QLC技术与2Tb BiCS8 3D NAND,将单盘容量提升至行业新高度,预计2026年量产。


未来展望:短缺或成常态,技术迭代加速


业界普遍认为,本轮存储芯片短缺具有结构性特征。随着AI推理需求持续增长,存储市场的供需平衡面临长期挑战。


QLC技术的主流化进程预计将大幅提前。此前市场预期QLC NAND到2028年底才可能成为主流,但受当前市场驱动,最快在2027-2028年,全球QLC位元出货量就将超过TLC NAND。


https://www.52solution.com/kb


推荐阅读:

逆势增长的Skyworks:三季超预期,Wi-Fi 7与汽车电子布局见效

印度智能手机Q3激战:vivo领跑,苹果首入前五,高端市场增长29%

硅片三季报里的信号:规模之上,盈利为王

速度狂飙!金士顿FURY Renegade G5 8TB固态硬盘上市售6399元

华邦电:DDR4缺货短期难解,2026年营收挑战千亿元

特别推荐
技术文章更多>>
技术白皮书下载更多>>
热门搜索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