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根据市调机构TrendForce集邦科技最新发布的10月下旬面板报价,大尺寸电视面板价格开始下跌,笔记本电脑(NB)面板价格也出现小幅下滑。
根据市调机构TrendForce集邦科技最新发布的10月下旬面板报价,大尺寸电视面板价格开始下跌,笔记本电脑(NB)面板价格也出现小幅下滑。
这一转变主要受十一促销受挫和整体需求走弱影响,标志着面板市场在传统旺季后面临新的挑战。
01 价格走势:大尺寸领跌,显示器面板持稳
10月份的面板市场价格变动出现明显分化,不同品类和尺寸表现各异。
电视面板领域,大尺寸产品成为下跌主力。具体来看,32英寸与43英寸面板价格预计保持平稳,而50英寸与55英寸面板预计下跌1美元,65英寸与75英寸等大尺寸面板跌幅最大,达到2美元。
笔记本电脑面板整体小幅下跌。入门级低阶TN机种因价格已处低位,价格保持平稳;IPS机种中,除部分16:10机型面板价格维持持平外,其他机种面板价格预估均下跌0.1美元。
显示器面板成为当前市场中最稳定的品类。10月份主流规格显示器面板的价格走势预估将全面维持持平水平。面板厂为改善盈利状况,正谨慎生产持续亏损的机种,将价格博弈集中在较高阶机种上。
02 市场背景:需求疲软与采购收缩
多重因素共同导致了本轮面板价格的下跌,需求端疲软是核心影响因素。
旺季备货需求已告一段落。TrendForce研究副总范博毓指出:“观察电视品牌客户在旺季备货需求已告一段落,整体采购动能开始出现下滑趋势”。
促销结果差强人意。十一长假促销结果未达预期,加上中国大陆补贴政策进入尾声,品牌客户对后续双十一的促销结果也转为悲观。
宏观环境不确定性增加。友达董事长彭双浪早在第二季度法说会中就表示,由于汇率问题与关税不确定性,客户端备货普遍保守,品牌厂亦采取严控库存策略。他当时已推估2025年第三季度起的旺季将不如往年。
03 厂商应对:产能调控难抵需求走弱
面对市场变化,面板厂商已采取应对措施,但效果有限。
面板厂开始执行产能调控。据TrendForce报告,面板厂虽然已开始调控产能,但仍暂时无法改变供需失衡的趋势。
供需失衡问题短期难解。范博毓强调:“预估10月起电视面板价格承压的风险将逐渐扩大”。需求明显走弱的情况下,产能调整难以迅速扭转价格下行趋势。
面板厂对价格态度软化。在笔记本电脑面板领域,面板厂在淡季期间为了保持与客户的关系,对面板价格的态度较为软化,愿意反映部分面板价格的下调。
04 产业观察:OLED市场面临挑战
在LCD面板价格出现波动的同时,OLED市场也面临自身挑战。
AMOLED营收增长陷入停滞。根据Omdia的最新数据,到2025年底,全球AMOLED显示面板营收预计为530亿美元,较2024年的540亿美元略有下降。
价格竞争加剧。Omdia显示部门资深总监谢勤益表示:“智慧手机OLED显示面板渗透率已超过50%,缺乏新成长动力,即便加入先进功能以刺激成长,智慧手机OLED面板价格仍在持续下跌”。
中国产线加剧未来竞争。谢勤益进一步指出,未来几年更多中国8.6代OLED产线投入市场,将从现在起使AMOLED的价格和规格竞争愈发激烈。
05 前景展望:短期承压,长期寻求新平衡
面板市场短期内面临压力,但行业也在积极寻找新的平衡点。
电视面板价格承压风险扩大。TrendForce预估10月份起电视面板价格承压的风险将逐渐扩大。供需失衡问题短期内难以缓解。
面板厂同行普遍采用按需生产策略。这一策略有助维持供需平衡与价格秩序。群创估计非显示器领域及商用显示器均季减约3%,消费性显示器预估季减约5%。
OLED市场仍具成长潜力。Omdia预计,2026年AMOLED营收将达560亿美元,较2025年同期成长5%。LTPO智能手机显示面板、OLED行动PC面板以及大尺寸OLED电视面板等将成为关键驱动因素。
综合看来,10月份面板价格的变化,尤其是大尺寸电视面板的下跌,反映了全球消费电子需求疲软及宏观经济不确定性的影响。随着年底促销季临近,面板价格的后续走势将取决于品牌厂商的库存去化速度与面板厂产能调控的力度。
面板产业如何在供需间找到新平衡点,将是未来一个季度的观察重点。
推荐阅读:
硅光子交换器Spectrum-X商业落地,英伟达光通信生态全景曝光
苹果再现“王者风范”?iPhone 17系列中美开局销量跳涨14%
北美智能手表Q2榜单:苹果四机型霸榜,Amazfit Active2成新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