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LG显示正将韩国坡州E4电视产线改造为无掩模OLED技术试验场,通过导入日本JDI开发的eLEAP光刻工艺,替代传统精细金属掩模板(FMM)。该技术以先沉积后光刻的逆向制程突破物理限制,实测可使像素密度跃升至3000PPI、孔径比提升200%,为中尺寸面板及车载显示领域提供颠覆性解决方案。
LG显示正将韩国坡州E4电视产线改造为无掩模OLED技术试验场,通过导入日本JDI开发的eLEAP光刻工艺,替代传统精细金属掩模板(FMM)。该技术以先沉积后光刻的逆向制程突破物理限制,实测可使像素密度跃升至3000PPI、孔径比提升200%,为中尺寸面板及车载显示领域提供颠覆性解决方案。
一、技术原理与产能调配双轨战略
1. 光刻工艺颠覆FMM物理局限
● 制程逆转:传统FMM需通过金属掩模沉积RGB像素,精度受限于模板张网技术;eLEAP先整体沉积有机材料层,再通过光刻精准蚀刻图案,消除物理形变导致的混色问题;
● 性能跃迁:JDI验证数据显示,该技术使开口率从传统FMM的28% 提升至85%,亮度翻倍,且耐高温特性完美适配引擎舱环境。
2. 闲置产线激活技术验证
● 坡州E4低负荷转型:因电视OLED产能转移至中国广州,该产线利用率不足50%,现有CVD设备可直接适配eLEAP制程,节省设备重置成本30%;
● 渐进式投资策略:优先划设实验区安装光刻配套装置,暂未规划量产线投入,与三星显示(2024年购入应用材料沉积设备)形成技术竞速。
二、应用前景与商业化挑战
目标市场性能需求对比
应用场景 技术需求 eLEAP优势 传统FMM缺陷
车载显示 耐高温+高亮度 2000nit亮度,-40℃~105℃稳态 长期使用亮度衰减40%
AR设备 3000PPI超精细像素 无物理掩模变形风险 600PPI以上良率骤降
中尺寸IT屏 成本敏感型高分辨率 材料利用率提升15% 掩模损耗致成本占比25%
数据来源:JDI技术白皮书(2024)、Omdia车载显示报告(2025)
成本瓶颈:光刻工艺使单位生产成本仍高于FMM方案15-20%,需通过材料利用率提升与设备折旧分摊平衡。
三、产业竞合格局深度解析
1. 韩系双雄技术路线分野
● LG:借eLEAP补强RGB-OLED技术,主攻20-30英寸IT及车载市场,与现有WOLED电视路线并行;
● 三星:押注QD-OLED+无掩模沉积,垂直整合量子点材料链,聚焦大尺寸电视高端市场。
2. 中日技术授权博弈
● JDI借技术授权缓解财务压力,若LG验证成功,可获3%-5% 专利分成;
● 国内天马微电子同步布局喷墨打印无掩模技术,但光刻精度落后eLEAP 2代。
结语
eLEAP技术验证不仅是LG重夺中尺寸面板话语权的关键一役,更将重塑全球OLED制造格局——若2025年内完成车规级稳定性测试,有望撬动62亿美元车载显示市场(2030年预期)。然光刻成本桎梏与三星量子点技术夹击下,其胜负手在于能否在18个月内将良率提升至85% 以上,否则恐难逃“实验室技术”宿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