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分析师重申对台积电的"买入"评级,并将ADR目标价从225美元上调至270美元。研究报告指出,台积电晶圆代工业务竞争力将持续增强,未来三年AI芯片相关营收有望从2025年的260亿美元增长至2027年的460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达21%。英伟达每年发布的新一代AI芯片将成为核心驱动力,尤其是2026年Rubin架构及2027年Feynman架构的推出,将推动台积电AI营收增速在2027年恢复至40%,2028年更有望突破45%。
分析师重申对台积电的"买入"评级,并将ADR目标价从225美元上调至270美元。研究报告指出,台积电晶圆代工业务竞争力将持续增强,未来三年AI芯片相关营收有望从2025年的260亿美元增长至2027年的460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达21%。英伟达每年发布的新一代AI芯片将成为核心驱动力,尤其是2026年Rubin架构及2027年Feynman架构的推出,将推动台积电AI营收增速在2027年恢复至40%,2028年更有望突破45%。
核心数据解析:AI芯片代工业务增长路径
1. 2025-2028年营收预测
●2025年:AI芯片代工收入260亿美元(占总收入比例约35%);
●2026年:受益于英伟达Rubin芯片出货量增加,营收达330亿美元(+27%),但因硅含量增长趋缓,增速较2025年(30%)略有下降;
●2027年:Rubin Ultra架构及Feynman架构硅含量提升,营收预计460亿美元(+39%);
●2028年:Feynman架构全面量产,营收或突破660亿美元(+45%)。
2. 增长驱动力分解
●英伟达合作:台积电独家代工英伟达AI加速器,每代芯片硅含量提升30%-50%;
●技术领先:3nm制程良率超90%,2nm制程2025年试产,2026年量产;
●客户拓展:AMD MI350系列、亚马逊Trainium2芯片订单增加,分散对英伟达依赖。
行业背景:AI算力需求激增下的晶圆代工格局
随着AI大模型参数从千亿迈向万亿级,数据中心对高性能计算芯片的需求呈指数级增长。台积电凭借:
1. 先进制程垄断:全球90%的5nm以下芯片由台积电生产;
2. CoWoS封装优势:2025年CoWoS产能扩至每月4万片,2026年达6万片;
3. 海外布局:美国亚利桑那州工厂2025年量产4nm芯片,日本熊本厂2026年供应成熟制程。
竞争壁垒:为何台积电未来三年挑战少?
1. 竞争对手差距
●三星:3nm良率不足60%,2026年2nm量产进度落后台积电6-12个月;
●英特尔:Intel 18A制程试产延期至2026年,客户信任度待提升;
●中芯国际:受限于设备进口,14nm以下制程扩产受限。
2. 客户粘性强化
●长协锁定:苹果、英伟达等头部客户已签订2025-2027年长期供应协议;
●技术协同:与AMD、高通联合开发Chiplet技术,提升单芯片价值量。
风险与挑战:2026年增长趋缓的深层原因
尽管长期趋势向好,但2026年台积电AI营收增速或从2025年的30%降至20%,主要受:
1. Rubin芯片过渡期:英伟达Rubin架构硅含量提升幅度(约30%)低于前代Blackwell(50%);
2. 地缘政治风险:美国对华半导体出口限制或影响部分客户订单;
3. 资本支出压力:2025年资本支出预计达380亿美元,折旧成本上升或挤压短期利润。
结语:台积电如何巩固"半导体霸主"地位?
通过技术领先、客户绑定与产能扩张,台积电已构建起难以复制的竞争壁垒。未来三年,AI芯片代工业务将成为其核心增长引擎,而2027年Feynman架构的推出,有望推动营收增速重回40%以上。尽管2026年面临短期调整,但长期趋势显示,台积电仍将是全球半导体产业链中"卖水人"角色的最大赢家。
推荐阅读:
美国半导体税收抵免加码至35%:英特尔、台积电等厂商迎重大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