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UV光刻机研发仍存挑战,本土企业如何控制成本突破技术关?
光刻是芯片制造技术的主要环节之一。目前主流的芯片制造是基于193nm光刻机进行的。但是193nm的光刻技术依然无法支撑40nm以下的工艺生产,为了突破工艺极限,厂商不得不将193nm液浸技术和各种多重成像技术结合起来使用,但这在无形中提升了制造成本,拉长了工艺周期。为了通过提升技术成本来平衡工序...
2019-04-03
EUV光刻机
-
中国信托证券--留意MLCC需求回温
华新科(2492)为台湾第二大被动元件厂商,产品主要有积层陶瓷电容(MLCC)、晶片电阻(R-chip),去年第四季营收占比分别为64.1%、26%。其中在晶片电阻部份市占率约为8%,产能仅次于国巨,积层陶瓷电容部份全球市占率约为11%。
2019-04-03
中国信托证券 MLCC 需求回温 华新科
-
手机市场之后:广濑要在工业和汽车市场抢占“先机”!
对于连接器,可能很多人并不会陌生,这种线束类电子产品虽“名气不大”,但却在背后默默支撑着整个电子设备产业的发展。最典型的比如智能手机,USB连接器可以为手机提供日常必须的高速充电、数据传输等重要功能,是现代手机端的必备核心元件。
2019-04-03
手机市场 广濑 工业 汽车市场
-
Bragi公司竞争不过AirPods,现已宣布退出可穿戴设备市场
AirPods刚刚发布的时候,有不少公司试图推出类似的无线耳机来与其竞争,Bragi就是其中比较有名的一家,曾推出The Dash耳机。不过据Wareable网站报道,该公司已宣布出售其可穿戴设备业务,退出可穿戴设备市场。
2019-04-03
Bragi公司 AirPods 可穿戴设备 退出市场
-
Diodes完成对德州仪器GFAB的收购案,制造TI的模拟产品
据MarketWatch报道,模拟半导体厂商Diodes宣布正式完成对德州仪器(TI)位于苏格兰格里诺克(Greenock)的晶圆制造厂和运营部门(GFAB)的收购案。根据此前的报道,收购完成后,Diodes将整合Greenock工厂和晶圆厂业务,包括将所有GFAB员工转移到Diodes。
2019-04-03
Diodes 德州仪器 GFAB 收购 模拟产品
-
台企业IoT、AI与5G等领域大规模缺人 最缺AI领域人才
市调机构集邦科技旗下的拓墣产业研究院表示,台湾企业近年来正面临着人才短缺的挑战,经调查结果显示,高达4成的受访者认为企业留才最大问题为薪资福利不佳、企业目前最缺乏的则是AI领域人才。
2019-04-03
台企业 IoT AI 5G 缺人
-
阳光电源2018增收不增利:净利降24.10%
阳光电源3月30日发布的2018业绩报告显示,报告期内,海外光伏市场保持增长,国内光伏市场受政策变化影响,装机规模下降,行业盈利水平下降,公司逆变器、电站系统集成业务规模整体保持增长,但毛利率受到影响,利润较去年同比下降。
2019-04-03
阳光电源 2018 增收不增利
-
Carlisle宣布收购柔性电路和传感器的私营制造商MicroConnex
4月1日消息,Carlisle Companies Incorporated(纽约证券交易所股票代码:CSL)今天宣布收购MicroConnex,这是一家为医疗和测试与测量市场提供高度工程微小型柔性电路和传感器的私营制造商。 MicroConnex将成为Carlisle Interconnect Technologies(CIT)运营部门的一部分。
2019-04-03
Carlisle 收购 柔性电路 传感器 MicroConnex
-
中国需求大减 日厂电子零件出货额连3缩
日本电子情报技术产业协会(JEITA)3月29日公布统计数据指出,受中国需求大减影响,拖累2019年1月份日本电子零件厂全球出货金额较去年同月下滑8.3%至3,260亿日圆,月出货额虽连续第11个月高于3,000亿日圆大关,不过已连续第3个月陷入萎缩;前一个月份(2018年12月)日厂电子零件出货额大减12.2%、创2016...
2019-04-03
需求大减 日厂 电子零件 出货额
- 功率电阻从原理到选型的工程实践指南
- BMS开路检测新突破:算法如何攻克电芯连接故障识别难题?
- 功率器件新突破!氮化镓实现单片集成双向开关
- 压敏电阻技术全解析与选型的专业指南
- 激光雷达如何破解自动驾驶“视觉困境”?
- EMC与成本双优解 车载灯光域控制器集成方案落地
- 展位预定倒计时!500+优质企业云集,西部地区不容错过的电子行业盛会!
- 七连冠!贸泽电子蝉联Molex亚太区年度电子目录代理商大奖
- 碳膜电阻技术全解析:从原理到产业应用
- 从绩效亮点到新目标规划,意法半导体可持续发展再进阶
- 《2025机器人+应用与产业链新一轮加速发展蓝皮书》电子版限免下载!
- 电磁干扰下的生存指南:电流与电压的底层技术博弈
- 车规与基于V2X的车辆协同主动避撞技术展望
- 数字隔离助力新能源汽车安全隔离的新挑战
- 汽车模块抛负载的解决方案
- 车用连接器的安全创新应用
- Melexis Actuators Business Unit
- Position / Current Sensors - Triaxis H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