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全球半导体巨头三星电子即将于本周二发布2024年第一季度初步财报,路透社援引市场分析指出,其营业利润或将同比锐减21%至5.2万亿韩元(约合38.4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6.6万亿韩元呈现显著收缩。这一预警暴露出公司在人工智能时代关键赛道上的战略隐忧。
全球存储产业正经历着近十年来最深刻的权力转移。随着AI大模型训练催生爆发式存储需求,叠加原厂持续减产的战略收缩,存储市场自Q2起正式进入卖方主导的新纪元。
在美光率先打响全面涨价第一枪后,行业分析师普遍将2024年下半年DRAM/NAND价格涨幅预期调升至15%~20%,标志着存储市场正式进入卖方主导周期。这场由AI算力革命与传统消费复苏共同驱动的行情,正在改写半导体产业链的价值分配规则。
据TrendForce最新研判,存储产业正经历三大结构性变革:其一,HBM内存占DRAM总产能比重将在2025年突破20%,高附加值产品削弱价格弹性;其二,中国"以旧换新"政策推动消费电子库存周转天数从12周降至7.5周,补库需求与618销售旺季形成共振;其三,云服务商AI服务器资本支出同比激增45%,带动企业级SSD采购量超预期。这些因素共同导致存储定价机制从"成本加成"转向"需求驱动"。
存储厂商持续减产的效果也逐渐显现,闪迪、美光已宣布涨价幅度超过10%,而三星、SK海力士与铠侠也将跟进调涨步伐。
需求端传来的信号同样强烈:中国消费刺激政策成效显著,终端库存水位已从2024年峰值的12周锐减至7.5周。电竞高端PC市场的复苏,更成为点燃NAND需求的新引擎。研究机构据此上调Q2价格预测,DRAM现货季增幅3%~5%,NAND价格也有望实现3%的温和增长。
NAND现货价初期涨幅温和,后续随减产加剧加速,下半年因进入传统旺季,涨幅上看15%~20%。
在这场存储定价权争夺战中,产业话语权正加速向上游集中。当美光CEO桑杰·梅赫罗特拉宣称"存储芯片将像电力一样不可或缺"时,整个电子产业都需要重新评估基础元器件的价值坐标系。对于下游厂商而言,如何在高波动周期中构建弹性供应链,将成为比砍价能力更核心的竞争力。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联系小编进行处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