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SEMI)的数据显示,2025年第三季度,全球半导体硅晶圆出货面积达到33.13亿平方英寸。
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SEMI)的数据显示,2025年第三季度,全球半导体硅晶圆出货面积达到33.13亿平方英寸。
-
增长态势:与去年同期相比,出货量增长了3.1%。这表明市场处于温和复苏的通道。不过,与同年第二季度相比,出货量微降了0.4%,这也反映出当前市场复苏的基础尚不牢固,态势仍显疲软。
-
未来预期:SEMI此前曾预测,受AI相关的先进逻辑及高带宽内存(HBM)强劲需求推动,2025年全球硅晶圆总出货量有望增长5.4%,达到128.24亿平方英寸。展望未来,在AI数据中心和边缘计算需求的持续推动下,半导体硅晶圆出货量有望稳定增长,并预计在2028年达到154.85亿平方英寸,创下历史新高。
结构性分化与核心驱动力
当前硅晶圆市场的关键特征在于“结构性景气”,而非全面繁荣。这种分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
12英寸(300mm)晶圆:由于AI服务器与GPU驱动的先进制程需求旺盛,其产能利用率依然保持在95%以上的高位。这也是SEMI所指的推动整体出货量同比增长的主要动能。
-
8英寸(200mm)及以下晶圆:主要用于成熟制程和消费电子领域,需求持续疲软。8英寸晶圆产能利用率已降至80%以下,6英寸晶圆更是低于70%。
-
AI与HBM的驱动作用:人工智能,特别是AI相关的先进逻辑芯片和高带宽内存(HBM),是支撑12英寸硅晶圆需求的核心力量。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生产良率和堆叠复杂度的原因,同等容量的HBM对硅片的消耗量约为传统DRAM的3倍。此外,NAND Flash堆叠层数的持续攀升,以及未来可能采用的“双晶圆键合”技术,都会进一步增加对硅片的需求。
全球竞争格局
全球12英寸硅片市场呈现高度集中的态势。
-
五大厂商主导:信越化学(日本)、SUMCO(日本)、环球晶(中国台湾)、德国世创(Siltronic)、SK Siltron(韩国)这五家企业合计占据了全球85%以上的市场份额。其中,日本的信越化学和SUMCO两家就控制了全球约一半的12英寸硅片产能。
总结
综合来看,2025年第三季度全球硅晶圆市场在AI的强劲拉动下维持了增长,但动能主要集中于12英寸高端产品。未来,随着AI和HBM技术的持续演进,12英寸硅片的需求有望得到长期支撑,而成熟制程相关的硅片市场则仍需等待消费电子等领域的全面复苏。
推荐阅读:
存储危机全面爆发!HDD交付周期逾两年,QLC NAND产能遭抢空
逆势增长的Skyworks:三季超预期,Wi-Fi 7与汽车电子布局见效
印度智能手机Q3激战:vivo领跑,苹果首入前五,高端市场增长29%
速度狂飙!金士顿FURY Renegade G5 8TB固态硬盘上市售6399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