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2025年第二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在连续六个季度增长后首次出现萎缩。据市调机构IDC最新数据,当季出货量达6900万台,同比下滑4.0%,五大品牌中除小米外,其余四家均因消费者需求疲软呈现不同程度下降,市场格局呈现明显分化。
2025年第二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在连续六个季度增长后首次出现萎缩。据市调机构IDC最新数据,当季出货量达6900万台,同比下滑4.0%,五大品牌中除小米外,其余四家均因消费者需求疲软呈现不同程度下降,市场格局呈现明显分化。
品牌表现:华为重返第一,苹果降幅收窄,小米成唯一增长
具体来看,华为以1250万台出货量、18.1%的市场份额重返榜首。尽管出货量同比减少3.4%,但这是其时隔四年多后首次夺回中国市场第一,结束了此前多个季度的排名波动。
苹果以960万台出货量位居第五,同比微降1.3%,但较第一季度9%的跌幅明显收窄。其市场份额从Q1的13.7%提升至13.9%,主要得益于针对iPhone 16/16 Pro系列的价格调整(部分型号符合政府补贴条件)。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这已是苹果连续第八个季度出货量同比下滑。
小米成为五大品牌中唯一实现增长的企业,以...出货量位居第四(具体数据未明确,可补充“具体出货量未公开,但IDC确认其为唯一增长品牌”)。而vivo以...出货量位居第二,但同比下滑10.1%,成为五大品牌中跌幅最大的厂商。
市场挑战:经济环境压制需求,短期复苏难度大
IDC高级研究分析师Arthur Guo指出,当前更广泛的经济环境持续带来挑战,消费者信心仍处于低位,短期内智能手机需求难以出现显著回升。“2025年下半年,市场将面临更为复杂的局面,品牌需在产品创新与成本控制间寻找平衡。”
未来展望:5G、物联网或成新动能,政策与策略调整助力复苏
尽管市场短期承压,业内专家认为,随着5G网络进一步普及、物联网技术应用拓展,智能手机的应用场景将持续丰富(如AIoT设备联动、高清视频传输等),有望刺激新一轮消费需求。此外,政府相关政策支持及厂商市场策略调整(如补贴联动、产品差异化)也将为市场复苏提供助力。
未来,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挖掘新增长点,将成为各大品牌争夺市场份额的关键。技术层面,折叠屏、端侧AI等创新或成为突破口;市场层面,下沉市场覆盖与高端化并进,可能是品牌突围的核心路径。
结语
2025年Q2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在连续增长后迎来首次调整,出货量同比下滑4%至6900万台,品牌表现分化明显。短期看,经济环境与消费者信心仍是主要制约因素;长期而言,5G、物联网等技术发展及政策、厂商策略调整有望推动市场逐步回暖。华为重返第一、苹果微降但份额稳定、小米逆势增长,均折射出市场新趋势——技术创新与场景拓展,将成为下一阶段竞争的核心命题。
推荐阅读:
新思科技携手三星,2nm工艺赋能AI与Multi-Die设计创新
英伟达消费级PC CPU推迟至2026年:关键硬件缺陷致发布延期
NAND Flash市场回暖:2025下半年低容量产品价格反弹超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