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2025年下半年,全球电子行业传统旺季即将开启,而NAND Flash市场已率先掀起价格反弹浪潮。据行业最新动态,第三季NAND Flash涨价趋势已明确,其中512Gb以下容量产品预计涨幅将突破15%,1Tb以上高容量产品则维持5%-10%的温和上涨。这一轮价格调整,既反映市场供需关系的根本性变化,也折射出原厂策略调整对产业链的深远影响。
2025年下半年,全球电子行业传统旺季即将开启,而NAND Flash市场已率先掀起价格反弹浪潮。据行业最新动态,第三季NAND Flash涨价趋势已明确,其中512Gb以下容量产品预计涨幅将突破15%,1Tb以上高容量产品则维持5%-10%的温和上涨。这一轮价格调整,既反映市场供需关系的根本性变化,也折射出原厂策略调整对产业链的深远影响。
市场现状:低容量产品领涨,价格数据印证反弹
从最新市场报价来看,NAND Flash不同容量产品价格分化明显:256Gb TLC Flash Wafer单片价格已升至2.75美元,512Gb产品达3.05美元,1Tb高容量产品则为5.60美元。其中,512Gb以下产品成为本轮涨价的“主力军”,涨幅显著高于高容量品类,这一现象背后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涨价核心驱动:供给收缩与需求支撑并存
1. 原厂减产策略持续,供给端加速收紧
自2024年下半年起,美光、SanDisk等头部厂商陆续大幅削减NAND晶圆投片量,通过“以量换价”策略推动市场回归合理利润区间。这一减产动作直接导致供给端收缩,尤其是长期利润偏薄的512Gb以下产品,成为原厂优先调整产能的对象,供应量快速下降。
2. 低容量产品需求稳定,终端应用广泛
尽管高容量产品在企业级市场(如数据中心)需求强劲,但512Gb以下NAND Flash仍广泛服务于智能手机、USB存储、IoT设备、工控模块等大众市场,终端需求长期保持稳定。这种“刚需”属性使得低容量产品在供给收缩时,价格弹性更易被激发。
3. 制程技术转向,低容量产能被挤压
当前,NAND Flash行业正加速向QLC(四层单元)等更高容量技术迭代,厂商将更多资源投入高容量产品研发与生产,原本以TLC(三层单元)为主的成熟制程产能逐步转向。这一技术转型导致低容量晶圆供应进一步紧缩,加剧了市场供需失衡。
4. 库存特性差异,低容量产品价格反应更快
与企业级高容量产品多采用“长约锁价”模式不同,512Gb以下产品主要流通于模块厂商与分销市场,库存水位长期偏低。当供给收缩信号出现时,这类产品因缺乏长约缓冲,价格对供需变化的反应更为灵敏,率先开启反弹。
5. 历史跌幅过大,回弹空间充足
过去两年,NAND Flash市场经历深度调整,512Gb以下产品价格一度跌破现金成本,部分厂商甚至面临“卖一片亏一片”的困境。此轮减产不仅修复了行业利润,也为低容量产品提供了更大的价格回弹空间。
市场展望:供应紧张或延续至2026年
业内分析指出,受原厂持续减产影响,NAND Flash供给紧张态势预计将贯穿2025年下半年,甚至可能延续至2026年。对于供应商而言,产能管控策略已初见成效,市场结构逐步改善,运营压力有所缓解;但对下游系统厂商与品牌客户来说,成本上升、备货策略调整及供应链韧性配置成为新挑战。
结语
2025年下半年,NAND Flash市场正式进入“量缩价扬”的新周期。原厂通过主动调控产能,成功推动价格回归合理区间,而低容量产品凭借需求刚性、供给收缩及历史回弹空间,成为本轮涨价的“领头羊”。未来,随着技术迭代与市场策略的持续调整,NAND Flash产业链或将迎来更均衡的发展格局,但短期内下游企业仍需应对成本波动的考验。
推荐阅读:
ASML中国大陆业务占比27%超预期:Q2财报能否提振市场信心?
三星领跑、苹果小米跟进,2025年Q2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微跌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