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研究机构TechInsights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9%至6870万部(TechInsights《2025年Q1中国手机市场季度报告》),延续了自2024年Q1以来的复苏态势。 这一增长不仅标志着市场完成“去库存”周期,更揭示出政策刺激、渠道变革与产业格局重构的三重逻辑。
研究机构TechInsights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9%至6870万部(TechInsights《2025年Q1中国手机市场季度报告》),延续了自2024年Q1以来的复苏态势。 这一增长不仅标志着市场完成“去库存”周期,更揭示出政策刺激、渠道变革与产业格局重构的三重逻辑。
3C补贴计划成为关键变量。 TechInsights分析指出,国家层面推出的消费类电子产品补贴政策,直接拉动中高端机型需求。以华为Mate 70系列为例,其在补贴政策覆盖的30个重点城市销量环比增长42%,成为政策红利最大受益者。与此同时,线下渠道数字化转型加速,OPPO、vivo通过“万店智联”计划将门店导购线上转化率提升至18%,较2023年提升6个百分点。
头部效应加剧,马太效应凸显。 前六大厂商(华为、小米、OPPO、vivo、荣耀、苹果)市场份额达96%,较2024年同期扩大1个百分点。其中:
-
华为以20%份额重返榜首,Pura 80系列在5000元以上价位段市占率达34%;
-
小米凭借19%份额紧随其后,线上渠道占比突破65%;
-
OPPO(含一加)与vivo分别以16%、15%份额位列第三、四,但出货量同比持平,渠道改革进入深水区;
-
荣耀与苹果则出现负增长,前者因线下渠道收缩导致份额下滑,后者则面临华为高端机型的强势挤压。
市场复苏背后的隐忧值得警惕。 尽管出货量增长,但行业均价同比下降3%至2890元,反映出中低端机型仍是增长主力。TechInsights数据显示,2000元以下价位段出货量占比达58%,较2024年提升4个百分点。这种“以价换量”的模式,考验着厂商的供应链成本控制能力。
展望2025年,两大变量将重塑市场格局:
-
AI手机普及赛:荣耀Magic 7系列、小米15 Ultra等旗舰机型已搭载端侧70亿参数大模型,AI功能成为新的竞争分水岭;
-
折叠屏渗透战:华为Mate X6、vivo X Fold 4等机型将价格下探至7999元档位,有望推动折叠屏出货量突破800万部。
在这场存量博弈中,政策杠杆暂时撬动了市场需求,但真正的考验在于如何将补贴带来的“脉冲式”增长转化为可持续的创新驱动力。当头部厂商吃掉96%的市场蛋糕,留给中小玩家的窗口正在加速关闭。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联系小编进行处理。
推荐阅读:
车载显示技术迭代加速!2025年汽车OLED面板出货量增长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