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瑞萨推出业界首个商用双波束有源波束成形IC,扩大卫星通信产品组合
先进半导体解决方案的主要供应商瑞萨电子公司 (TSE:6723) 扩展了其毫米波 LNA 和 Tx BFIC 的产品组合,推出了三款新型双光束有源波束成形 IC:
2021-12-29
RF/微波IC
-
Nexperia推出拥有业内极低的±1%容差的一系列A-selection齐纳二极管
基础半导体元器件领域的高产能生产专家Nexperia(安世半导体)宣布推出业内首批A-selection齐纳二极管。BZT52H-A(SOD123F)和BZX384-A(SOD323)系列的容差仅有±1%,相比B(±2%)和C(±5%)版本,可提供更高精度的基准电压。这两个系列不仅可以满足日渐增长的移动便携式和可穿戴应用、汽车和工业应用的需求...
2021-11-17
瞬变抑制二极管
-
Diodes推出130W USB Type-C供电3.0转接器评估和开发工具包
供应多种高效能功率半导体产品的 Diodes 公司 (Nasdaq:DIOD) 推出完整的 130W USB Type-C® 供电 (PD) 3.0 转接器评估和开发工具包。这款全新解决方案使用 SuperGaN® FET,此产品来自 Transphorm 公司 (OTCQX:TGAN),其为全球高可靠性、高效能氮化镓 (GaN) 功率转换产品的领先供货商。
2021-12-29
其它开发工具
-
滨松推出用于表面发射激光器的新型集成技术,实现高精度3D测量
近日,滨松光子(Hamamatsu Photonics)宣布其开发出一种高密度集成技术,用以创建iPMSEL(可集成相位调制表面发射激光器)阵列元件。该公司表示,作为全球最小级别的半导体激光器,它能够发射2D模式的激光束。
2021-11-16
激光器
-
IBM推出127量子比特的量子处理器
11月16日消息,目前全球都在争相研发更先进的量子计算机,希望实现量子霸权。IBM在量子计算机领域已投入多年,并处于领先地位。近日IBM又推出了全球首个超过100量子比特的量子芯片——Eagle,拥有127个量子比特。
2021-12-29
其它专用处理器
-
科索推出一款用于医疗和工业的开放式电源AEA1000F系列
科索有限公司宣布推出1000W自由空气对流冷却式AEA1000F系列电源。考虑到一些苛刻应用的要求,AEA1000F能够在长达3000ms的时间内提供330%的峰值功率。专为需求安全性高的应用设计,已通过工业应用的EN62477-1(OVC Ⅲ)标准认证,并获得了ANSI/AAMI ES60601-1和第三版EN60601-1的医疗认证。
2021-11-16
DC/DC电源模块
-
Digi-Key 和 Make:发布 2021 年开发板指南和配套增强现实
全球供应品类极为丰富、发货快速的现货电子元器件分销商Digi-Key Electronics和面向创客的领先出版物和网络 Make:,日前荣幸地发布了 2021 年开发板指南以及配套的 Digi-Key AR 增强现实 app, 可在针对 IOS 设备的 Apple App Store 和基于 Android™ 移动设备的 Google Play Store 上下载该 app 。
2021-11-16
仿真工具
-
意法半导体端口保护 IC为STM32 USB-C双角色输电量身定制
意法半导体TCPP03-M20 USB Type-C端口保护 IC为双角色输电(DRP)应用量身定制,针对能给相连设备充电又能接受其他 USB-C电源的双向充放电产品,可以简化其设计。
2021-11-16
LED保护元件
-
Imagination推出C系列GPU,实现L4级光线追踪
作为计算图形学的“皇冠”,光线追踪技术近年来有了飞速发展。许多厂商提供光线跟踪技术。在光线追踪中,每一个光线的路径由多重直线组成,几乎总是包含从原点到场景的反射,折射和阴影效应。
2021-11-16
CPU
- 芯片级安全守护!800V电池管理中枢如何突破高压快充瓶颈
- 功率电感器核心技术解析:原理、选型策略与全球品牌竞争力图谱
- 钽电容技术全景解析:从纳米级介质到AI服务器供电革命
- 西南科技盛宴启幕!第十三届西部电博会7月9日蓉城集结
- KEMET T495/T520 vs AVX TAJ钽电容深度对比:如何选择更适合你的设计?
- 功率电感四重奏:从笔记本到光伏,解析能效升级的隐形推手
- 聚合物电容全景解析:从纳米结构到千亿市场的国产突围战
- 村田开始量产村田首款0402英寸47μF多层陶瓷电容器
- 湾芯展2025预登记启动!10月深圳共襄半导体盛宴
- 智能家居开发指南上线!贸泽电子发布全栈式设计资源中心
- 300mm晶圆量产光学超表面!ST与Metalenz深化纳米光学革命
- 可变/微调电容终极指南:从MEMS原理到国产替代选型策略
- 车规与基于V2X的车辆协同主动避撞技术展望
- 数字隔离助力新能源汽车安全隔离的新挑战
- 汽车模块抛负载的解决方案
- 车用连接器的安全创新应用
- Melexis Actuators Business Unit
- Position / Current Sensors - Triaxis H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