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在工业控制领域国产化率不足30%的背景下,予先科技推出基于飞腾D3000M处理器的 3.5寸全国产工控主板GY-B2409 ,以 20W超低功耗、LPDDR5-6400内存 及 X86/Win生态兼容能力 ,突破工业嵌入式设备对进口主板的依赖。该产品通过100%国产元器件供应链与全接口矩阵设计,为智能工厂、轨道交通等场景提供自主可控的硬件基座。
在工业控制领域国产化率不足30%的背景下,予先科技推出基于飞腾D3000M处理器的 3.5寸全国产工控主板GY-B2409 ,以 20W超低功耗、LPDDR5-6400内存 及 X86/Win生态兼容能力 ,突破工业嵌入式设备对进口主板的依赖。该产品通过100%国产元器件供应链与全接口矩阵设计,为智能工厂、轨道交通等场景提供自主可控的硬件基座。
产品功能:全场景适配的技术底座
● 算力核心:飞腾D3000M(4核ARMv8,主频2.3GHz)+ 集成GPU;
● 内存性能:LPDDR5-6400,带宽较DDR4提升50%;
● 生态兼容:PhyFusion技术实现X86/Win软件原生运行;
● 工业接口:6×USB3.0、4×RS232/422/485、2×CAN总线;
● 环境适应性:9~36V宽压输入,-20℃~70℃宽温运行。
技术突破:三大创新重构行业标准
1. 全国产化设计:
● 主控、EC芯片、电源管理等模块100%国产替代,通过GJB150A军标测试;
● 元器件失效率<50ppm,MTBF(平均无故障时间)突破10万小时。
2. X86生态兼容:
● PhyFusion二进制翻译层实现90%以上Win软件兼容性;
● 专用加速指令集提升CAD/SCADA软件运行效率30%。
3.超低功耗散热架构:
● 多层石墨烯散热片+铜管均热技术,无风扇设计下温升<15℃;
● 动态电压频率调节(DVFS)技术,轻载功耗低至5W。
竞品对比分析:自主可控的性价比优势
行业价值:破解工控领域“卡脖子”困局
供应链安全:规避进口芯片断供风险,满足等保2.0要求;
TCO降低:较进口方案成本降低40%,维护周期缩短50%;
快速交付:国产元器件交期稳定在4~6周(进口方案8~12周)。
技术难题与解决方案
1. ARM架构生态适配:
● 问题:工业软件多为x86架构开发;
● 方案:PhyFusion虚拟化层实现指令集动态翻译,兼容率达92%。
2. 无风扇散热设计:
● 问题:20W功耗下芯片结温易超85℃;
● 方案:3D真空腔均热板(VC)技术,热阻降至0.15℃/W。
应用场景与市场前景
● 智能工厂:
● 产线PLC控制终端(支持EtherCAT总线);
● AGV导航主机(双屏异显+CAN总线扩展);
● 轨道交通:
● 车载监控主机(9~36V宽压适配);
● 信号控制系统(-40℃低温启动);
● 能源电力:
● 变电站巡检机器人主控(IP67防护+抗震设计)。
据智研咨询数据,2025年中国工控主板市场规模将达¥120亿,国产化率有望提升至45%。予先科技目标占据自主品牌市场份额20%。
未来展望:从硬件到生态的全面进化
予先科技技术路线图披露:
● 2024年Q4推出支持飞腾S5000C多路服务器主板;
● 2025年构建PhyFusion开发者社区,完善ARM原生工业软件生态;
●2026年推出车规级主板,适配新能源汽车电控系统。
结语:工控自主化的里程碑突破
GY-B2409的推出标志着国产工控硬件从“可用”向“好用”跨越。其价值不仅在于参数对标国际,更通过 “全国产供应链+生态兼容性”双轮驱动 ,为工业控制领域提供安全可控的底层支撑。随着智能制造的深化,此类高自主化方案将成为中国工业4.0转型的核心基石。
推荐阅读:
2MHz高频驱动+150V/ns抗扰度:ROHM首款GaN驱动IC开始量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