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全球AI投资热潮持续升温,高带宽存储(HBM)及各类DRAM需求激增,导致存储芯片市场出现严重供需失衡。益登董事长曾禹旖指出,AI产业爆发式增长主导了整个半导体格局,资源集中倾斜与产品迭代周期共同加剧了存储芯片短缺状况。
全球AI投资热潮持续升温,高带宽存储(HBM)及各类DRAM需求激增,导致存储芯片市场出现严重供需失衡。益登董事长曾禹旖指出,AI产业爆发式增长主导了整个半导体格局,资源集中倾斜与产品迭代周期共同加剧了存储芯片短缺状况。
(图片AI生成)
价格走势:全线产品进入上涨通道
存储芯片价格正经历全面快速上涨:
●DRAM内存:三星电子考虑将DRAM供应价格上调40%以上
●DDR5内存:三星DDR5-5600价格两个月内从6.9万韩元飙升至20.8万韩元,涨幅达3倍
●NAND闪存:SK海力士SSD从14.2万韩元涨至19.5万韩元
威刚预计,2025年Q4 DRAM合同价将上涨30%-50%,NAND闪存实现两位数增长,2026年Q1仍将维持这一趋势。
供应链变革:长期协议锁定未来产能
为应对持续短缺,存储行业供应链模式发生重大变革:
●协议周期延长:厂商与下游企业签订以半年为周期的长期供货协议
●预订时间提前:部分企业已启动2027年供货方案协商
●头部厂商布局:SK海力士完成2026年全量DRAM供应合同签订,三星2026年产能已被大量预订
产能状况:晶圆厂满载运行仍难满足需求
中芯国际近期承接大量存储及模拟芯片紧急订单,涵盖NOR闪存、NAND闪存及MCU等核心品类:
●产能紧绷:生产线满负荷运转,2025年Q3产能利用率达95.8%
●供应瓶颈:新厂商从投片到量产需16个月,难以快速填补缺口
●订单不确定性:供需波动使来年订单可预见性显著降低
终端影响:IT产品面临全面涨价
存储成本激增已引发产业链连锁反应:
●智能手机:三星、OPPO、vivo等已将平价机型价格最高上调3.3万韩元(约10%)
●企业策略调整:苹果提前囤积DRAM、NAND闪存;英伟达考虑停产后端存储成本占比高的中低价显卡
●出货预期:机构预测品牌企业可能下调2026年出货目标
供应优先级:服务器厂商获得最优待遇
供应链人士透露,存储器原厂已明确供货优先级:
●服务器厂商:用量规模大、采购价格高,获得优先供货
●智能手机厂商:次优先级,但仍面临供应紧张
●电脑厂商:排在最后,缺料问题最为严重
企业应对策略:库存管理与供应保障
各厂商采取不同策略应对缺货潮:
●威刚:库存金额将达200亿元新台币,DRAM与NAND库存周转天数维持在3-4个月
●宏碁:零部件库存周期6-8周,成品库存8-10周,正全力确保2026年Q2后供货稳定
●弹性定价:若市场销量不及预期,不排除推出折扣促销活动
未来展望:缺货周期或持续至2027年
业界普遍预测存储缺货状况将延续至2027年。宏碁董事长陈俊圣指出,关键变量在于“中国大陆存储器厂能否顺利量产”,并乐观认为“中国大陆存储器厂已启动DDR5 DRAM量产工作”,这可能为未来市场平衡带来转机。
推荐阅读:
2nm量产+先进封装,台积电构筑AI算力时代的“绝对护城河”
迈向X纳米工艺!龙芯启动DDR5/PCIe 5.0等核心IP自主研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