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在11月5日举办的第七届小鹏科技日上,小鹏自主研发的全新一代人形机器人IRON以其高度拟人的形态与灵活的步态惊艳全场,却也意外地陷入了一场“真人扮演”的舆论风波。面对质疑,小鹏创始人何小鹏在短短两天内通过“一镜到底”视频与现场“剪开皮肤”的直播方式,强势回应,不仅展示了技术自信,更传递出中国企业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向前奔跑的决心。
最拟人机器人亮相,技术配置拉满
IRON被何小鹏称为“最拟人的人形机器人”,其设计仿照人体结构,拥有“骨骼-肌肉-皮肤”系统,仿人脊椎、仿生肌肉和全包覆柔性皮肤,甚至支持不同身材体型定制。全身82个自由度使其动作极为灵活,现场展示的“猫步行走”更凸显其高难度拟人动作能力。手部采用“谐波关节”,实现1:1人手尺寸,具备22个自由度,可执行精细抓取。
在智能化方面,IRON搭载3颗图灵AI芯片,算力高达2250TOPS,堪称行业顶峰。首发的小鹏第一代物理世界大模型,构建了“VLT+VLA+VLM”协同的高阶大小脑能力组合,即视觉语言理解、视觉动作分析和视觉逻辑推理,使机器人能实时感知环境、深度思考并自主决策,实现对话、行走与交互等高阶智能。
此外,IRON应用全固态电池技术,实现轻量化、高能量密度与安全,为人形机器人的长续航与复杂环境运行提供保障。在安全设计上,IRON遵循“机器人三大法则”,并新增“隐私数据不出机器人”的第四法则,致力于保护物理AI世界参与者的安全。
商业化路径清晰,2026年规模量产
小鹏为IRON规划了清晰的商业化路径:优先进入商业场景提供导览、导购、导流服务,并与宝钢达成生态合作,入驻宝钢在巡检等复杂工业领域探索应用,赋能智慧制造。何小鹏透露,这一代IRON是预研的最后一个版本,预计2026年底实现规模量产,量产版本身高不高于170cm。同时,小鹏将开放SDK,与全球开发者共建人形机器人应用生态。
“猫步”引质疑,小鹏两度强势回应
然而,IRON的“猫步”行走在惊艳之余,也引发了大量网友质疑,认为机器人内部藏有真人。11月6日上午,何小鹏在微博发布一镜到底视频,展示机器人走猫步的全过程,并让团队拉开背后拉链,全方位展示内部构造,包括背部的晶格肌肉与控制器、耳朵的麦克风阵列等,以证真实性。
当晚,在“小鹏X9鲲鹏超级增程技术发布会”上,何小鹏再次为IRON正名。他感慨道:“如果它是来自于海外的企业,也许有很多朋友不会有那么多质疑,而会鼓掌、欣喜。所以有时候我们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现场,他邀请IRON登场,并通过直播让工作人员剪开机器人小腿的皮肤和肌肉,向观众展示内部的金属骨架、液压管等机械结构,强调“我们给机器人在骨骼以外有较多的肌肉组织的填充”。何小鹏表示,希望这是最后一次证明IRON是机器人本身,并呼吁更多人相信中国企业的创新能力。
研发之路稳步推进,从工厂到展厅
回顾小鹏人形机器人的研发历程,2024年11月6日,IRON首次发布,采用真人1:1仿生结构,搭载自研图灵AI芯片及720°鹰眼视觉系统。2025年4月,它在广州工厂参与小鹏P7车型生产实训,执行分拣、搬运、质检等工序;同月在上海车展展示招手、比耶及手冲咖啡等拟人化交互;7月进驻汽车门店提供开门、递水、引导服务。根据计划,IRON将于2026年4月完成软硬件合围,年底量产并优先部署于小鹏广州工厂,承担P7+车型零部件组装任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