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全球功率半导体龙头企业安世半导体(Nexperia)与其位于中国东莞的封装测试工厂(ATGD)之间的供应链关系即将破裂。11月2日凌晨,安世半导体中国有限公司通过其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声明,证实其荷兰总部已单方面决定,自2025年10月26日起,停止向东莞ATGD工厂供应晶圆。这一举动在业界投下了一枚震撼弹,引发市场对全球功率半导体供应链稳定性的高度关注。
    
    
    
安世半导体市场地位举足轻重
    安世半导体在全球功率半导体市场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2024年,安世半导体在全球功率分立器件营收排名中位列第三,同时稳坐中国本土功率半导体公司头把交椅,并荣获“中国半导体行业功率器件十强企业”称号。
    其在多个细分领域的表现尤为突出:小信号二极管和晶体管出货量全球第一,逻辑IC全球第二,ESD保护器件全球第一,小信号MOSFET全球第一,车规级Power MOS全球第二。如此广泛的产品线和领先的市场份额,使得其供应链的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对下游产业产生连锁反应。
    
安世中国紧急发声稳定市场
    面对荷兰总部的断供决定,安世中国在声明中迅速做出回应,试图安抚市场情绪。声明称:“目前,安世中国已建立充足的成品与在制品库存,能够稳定、持续地满足广大客户直至年底乃至更长时间的订单需求,供应链安全可靠。为确保供应的长期性与韧性,公司已积极启动多套预案,正在加紧验证新的晶圆产能。我们对在短期内完成验证、并自明年起无缝衔接满足所有客户需求充满信心。”
    尽管安世中国传递出积极信号,但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真实状况和感受,才是评估潜在风险的关键所在。
    主要代理商回应各异,普遍关注长期影响
    
公开信息显示,包括商络电子、威雅利与中电港在内的多家A股和港股上市公司,均是安世半导体产品的重要代理商。针对此次事件,《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投资者身份联系了上述公司。
    
中电港:短期正常,长期存不确定性
中电港(001287.SZ)证券部门工作人员表示,安世半导体相关业务在公司整体营收中占比较小,年合作规模约1亿元,相较于公司全年四五百亿元的总营收而言影响有限。目前,公司通过境外采购渠道(经中国香港)进货正常,安世半导体货源供应暂未受到影响。价格方面,已与主要客户签订长期协议,预计不会随意调价,仅部分小客户可能因缺货面临涨价。然而,该工作人员也坦言,这部分业务的未来走向,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中荷两国间的相关谈判结果。在被问及产品替代性时,其表示特别是在车规级功率器件等领域,国内替代率较低,短期内难以找到合适的替代方案。
    
威雅利:直言无货,到货时间不确定
安世半导体官网显示的经销商之一威雅利(00854.HK),其相关工作人员在回应记者询问时,直接表示“安世无货”。当被追问何时能有货时,对方回复“不确定”,显示出其在货源获取上可能已面临直接压力。
    
商络电子:合作持续,强调多元化布局
商络电子(300975.SZ)工作人员回应称,公司仍在代理安世半导体产品,目前合作未受明显影响。该工作人员强调,公司业务并非仅依赖安世半导体单一品牌,已储备其他替代产品以降低潜在风险。根据商络电子2025年半年报,安世产品线作为签署三年左右的次新产品线,已逐步成长为成熟产品线,销售额同比增长超过50%,并获原厂授予中国区代理商最高奖项,是其业务增长的新亮点。
    
事件影响深远,业界持续观望
    安世半导体荷兰总部与东莞封测厂的“决裂”,是当前全球半导体产业格局变动的一个缩影。尽管安世中国及其部分代理商试图淡化短期冲击,但长期供应链的稳定性、关键器件的替代可能性(尤其是在技术门槛高的车规级领域),以及地缘政治因素对商业决策的影响,都成为了悬在市场上的问号。事件后续发展,以及安世中国能否如期找到并验证新的晶圆产能以实现无缝衔接,将是未来一段时间内业界关注的焦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