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全球半导体产业迎来里程碑式进展。台积电中科Fab 25厂(原规划为F25厂)的基桩工程将于2025年11月5日正式动工。这一关键节点的启动,标志着业界瞩目的1.4纳米(A14)制程迈入实质建设阶段,为首座厂房预计在2028年下半年实现量产奠定了坚实基础。
    
全球半导体产业迎来里程碑式进展。台积电中科Fab 25厂(原规划为F25厂)的基桩工程将于2025年11月5日正式动工。这一关键节点的启动,标志着业界瞩目的1.4纳米(A14)制程迈入实质建设阶段,为首座厂房预计在2028年下半年实现量产奠定了坚实基础。
    
    
    
规划升级与产能布局
    
中科管理局已确认,台积电在中科二期园区的新厂规划,已从原先的2纳米制程升级为更先进的1.4纳米制程。该厂区计划建设四座晶圆厂,致力于打造全球最大的AI与高性能计算(HPC)芯片生产基地。新厂初估营业额可望超过5000亿元新台币,并将带动8,000至10,000个就业机会。
    
地缘战略与制程竞赛
    
此次制程规划的升级与快速推进,背后有地缘战略的深远考量。根据经济部投审会的 "N-1"规范,台积电必须在中国台湾本土实现最先进制程量产后,其美国工厂才能展开下一世代制程的量产。为应对美国客户对2纳米及1.6纳米制程在2027年量产的迫切需求,台积电必须同步加快中科1.4纳米和高雄1.6纳米厂的建厂进程。供应链指出,中科1.4纳米厂正面临着巨大的量产压力。
    
未来展望:1纳米的想象空间
    
面对南科沙仑园区可能无法满足美国对更先进制程的时效要求,供应链传出,台积电中科四座厂房中的第四座厂,不排除将作为A10(1纳米)制程的试产线。这一前瞻性布局若成真,不仅将确保符合" N-1"规范,更能持续巩固台积电在全球尖端半导体制造领域的绝对领先地位。
    
    
推荐阅读:
库存告急!SK海力士DRAM仅剩两周,存储芯片陷“即产即销”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