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首页 > 市场 > 正文

荷兰冻结安世半导体 本田北美工厂被迫停产

发布时间:2025-10-31 责任编辑:lily

【导读】受荷兰政府干预安世半导体运营影响,全球汽车产业链正面临新一轮供应危机。包括本田、日产在内的多家日本车企首当其冲,生产计划受到严重冲击。


ScreenShot_2025-10-31_163609_689.png


近期,本田汽车位于墨西哥塞拉亚的工厂已宣布停产。该基地年产规模约20万辆,主要负责HR-V车型的生产,不仅满足墨西哥本土需求,更是面向美国市场的重要出口枢纽。与此同时,本田在加拿大阿里斯顿的工厂也自10月27日起将产能削减一半,并计划自10月30日起全面停产一周。该厂工会负责人通过社交媒体确认,员工已接到临时停工通知。


北美市场对本田至关重要,在2023及2024财年贡献了其全球销量的四成以上。任何生产停滞都可能对其年度利润造成显著影响。


危机的根源可追溯至今年9月底。荷兰政府以国家安全及技术保护为由,冻结了安世半导体全球30个主体的运营,并暂停了其中国籍首席执行官职务。这一决定被行业观察人士视为在国际政治压力下对中资企业的针对性限制。


安世半导体原属飞利浦旗下标准产品部门,经多次重组后于2019年被闻泰科技收购,成为中资控股的跨国企业。其功率半导体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电源管理、电机驱动及制动系统等关键领域,在汽车电子系统中扮演着核心角色。


面对外部干预,安世半导体中国公司于10月23日发表声明,指出荷兰方面的决定在中国境内不具备法律效力,并强调中国区业务仍正常运转。由于中国承担了该公司超过70%的封装测试产能及关键原材料供应,此次运营分割导致其全球供应链出现断裂。


日本汽车制造商协会在当日即向会员企业发出预警,提示芯片供应可能出现中断。本田表示正采取策略性调整,优先生产不受影响的车型,并积极评估替代方案,但指出技术验证需要时间。日产则透露,其芯片库存仅能维持至11月初,承认供应链紧张已成为严峻挑战。


这场供应链危机的影响已超越日本车企范畴。欧洲及美国汽车行业组织相继发出预警,指出若问题持续未解,当地汽车制造也将面临停产风险。此前,德国大众汽车已因芯片短缺暂停了高尔夫和途观车型的部分生产线。


行业分析指出,安世半导体在汽车功率芯片领域占据关键地位,其产品具备高度专业性与不可替代性。在当前的国际经贸环境下,这一事件再次凸显了全球产业链的脆弱性与相互依存性。


特别推荐
技术文章更多>>
技术白皮书下载更多>>
热门搜索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