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据路透社报道,电商与科技巨头亚马逊公司正计划进行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轮裁员,预计将影响多达30,000名员工。部分员工最早可能在本周二收到解雇通知,这是亚马逊为削减运营成本、优化现金流而采取的最新举措。
裁员规模与范围
知情人士透露,本轮裁员将占亚马逊全球企业员工总数的约10%,但并非所有裁员都将在本周内完成。预计数千名员工会在本周收到正式通知。裁员范围几乎覆盖亚马逊所有核心业务板块,包括人力资源、云计算、广告以及其他多个部门。不过,公司目前尚未最终确定具体的裁员总数。
背景与动因
这一裁员计划是亚马逊在宏观经济压力下的战略性调整。受物价上涨、劳动力市场紧张以及潜在关税政策波动的影响,许多美国企业正积极寻求降低运营成本、减缓员工人数增长。
对亚马逊而言,此次裁员被视为纠正其在COVID-19疫情期间过度扩张的延续。疫情期间,线上购物需求激增,亚马逊在不到两年内将其仓储网络规模扩大了一倍,并大量增聘蓝领与白领员工。自2022年以来,公司已累计裁员约27,000人。
此外,亚马逊首席执行官安迪·贾西(Andy Jassy)近年来持续推动成本控制,以支持公司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巨额投入。AI技术需要建设大规模数据中心,投资成本高昂。贾西曾公开表示,生成式人工智能是“千载难逢的技术变革”,并预测该技术将在未来几年替代公司内部数千个岗位。
人工智能:转型与挑战
亚马逊正积极利用AI技术提升效率,逐步自动化原由人工完成的任务。今年6月,贾西成为美国首批公开承认AI可能显著减少用工需求的CEO之一。他指出:“随着生成式AI和智能代理的推广,我们的工作方式将发生根本性改变。预计未来几年,公司员工总数将因AI的应用而下降。”
近期,亚马逊还推出了名为“Blue Jay”的新型AI机器人仓库系统,能够自动完成包裹扫描与分拣等任务。这一系统有望帮助公司在更接近城市消费者的区域建设小型仓库,进一步优化物流网络。同时,亚马逊也在研发可预测消费者需求、智能推荐商品的人工智能工具。
然而,AI领域竞争激烈,一些投资者认为亚马逊在云计算和AI方面似乎落后于谷歌云与微软等竞争对手。今年7月,亚马逊公布的第二季度财报显示,尽管整体利润与销售额实现大幅增长,其云计算业务增速未能跟上同行,导致股价下跌。有分析师在报告中提出质疑,称亚马逊在AI竞赛中究竟是“赢家还是落后者”。
持续投入与未来展望
尽管面临挑战,亚马逊并未放缓对AI的投入。公司第二季度资本支出达314亿美元,其中大部分用于建设AI云计算基础设施。亚马逊表示,这一支出水平基本反映了今年剩余时间的投资计划。
公司定于10月30日(周四)盘后公布第三季度财务业绩,届时市场预计将获得更多关于裁员计划及AI战略的详细信息。
在全球科技行业持续调整的背景下,亚马逊此次大规模裁员不仅反映了企业应对经济环境的短期策略,也揭示了其向技术密集型运营模式转型的长期决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