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2025年,AI、5G等新兴技术的爆发式增长,推动先进信息技术产业对微纳光刻设备的需求迎来“井喷”。作为全球直写光刻设备领域的领军企业,芯碁微装(688630.SH)于近期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由中金公司担任独家保荐人。此次上市,是公司在2020年科创板挂牌后的“二次资本布局”,核心目标在于通过融资强化先进封装领域的技术研发与产能扩张,以应对AI时代对“高精度、高产能”微纳光刻设备的迫切需求。
一、赴港上市:科创板企业的“二次资本布局”
芯碁微装的赴港上市,并非简单的“融资扩股”,而是基于对行业趋势的深刻判断。随着AI大模型、智能终端等应用的普及,半导体先进封装(如2.5D/3D、CoWoS、SoW)成为提升芯片性能的关键路径,而直写光刻设备作为先进封装的核心工具,市场需求正以每年20%以上的速度增长。此次上市,公司计划将募集资金主要用于:先进封装直写光刻设备的研发(如晶圆级、板级设备)、合肥二期项目的产能提升、全球销售网络的拓展。通过“二次上市”,芯碁微装有望借助香港资本市场的国际化优势,吸引全球投资者,进一步巩固其“全球直写光刻龙头”的地位。
二、业务版图:从PCB到半导体,直写光刻的“双赛道领跑”
芯碁微装的业务布局,始终围绕“直写光刻”这一核心,形成了“PCB直接成像设备+半导体直写光刻设备”的双赛道格局。
-
PCB领域:公司是2024年全球最大的PCB直接成像设备供应商,市场份额达15.0%,客户覆盖全球十大PCB制造商(如深南电路、沪电股份)。其产品不仅支持传统PCB的高精度成像,还能满足5G基站、服务器等高端PCB的“细线路、高密度”需求。
-
半导体领域:公司的半导体直写光刻设备及自动线系统,已切入先进封装环节,支持2.5D/3D、CoWoS、SoW等工艺。2024年8月,公司宣布在晶圆级和板级直写光刻设备领域取得“重大突破”,获得国内多家头部封测企业(如长电科技、通富微电)的订单,应用于SoW(晶圆级系统封装)、CIS(图像传感器)、类CoWoS-L等大尺寸封装场景,填补了国内在该领域的技术空白。
三、技术突破:先进封装领域的“关键订单落地”
先进封装是芯碁微装的“战略高地”,也是此次上市的“核心看点”。2024年,公司在先进封装直写光刻设备上的研发投入超3亿元,占全年营收的31%,重点突破了“大尺寸晶圆/基板的高精度成像”“多芯片同步光刻”等关键技术。
-
SoW封装设备:针对AI芯片的“高集成度”需求,公司开发的SoW直写光刻设备,支持8英寸/12英寸晶圆的“整面成像”,精度可达5微米,比传统设备提升了40%,能满足大模型芯片的“多核心整合”需求;
-
类CoWoS-L封装设备:针对高性能计算芯片的“高速互连”需求,该设备支持“硅中介层+芯片”的同步光刻,实现了“微米级”的线路对准,已获得国内头部封测企业的批量订单。这些技术突破,使芯碁微装成为国内少数能提供“先进封装全流程直写光刻解决方案”的企业。
四、产能扩张:合肥二期投产,高端装备的“产能引擎”
为支撑先进封装设备的产能需求,芯碁微装于2024年8月启动合肥二期项目,投资约5亿元,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该项目聚焦“泛半导体无掩模光刻设备”“高端PCB激光直接成像设备”的研发与生产,设计产能为“每年100台先进封装直写光刻设备+200台高端PCB设备”。2025年上半年,合肥二期项目已正式投产,首台泛半导体无掩模光刻设备已交付客户。项目满负荷运行后,公司的先进封装设备产能将提升3倍,有效缓解当前“订单排队”的产能瓶颈,为AI时代的需求增长提供“产能保障”。
五、财务表现:稳增的营收与利润,成长的“基本面支撑”
芯碁微装的财务表现,始终保持“稳中有增”的态势,为业务扩张提供了坚实的基本面支撑。2022-2024年,公司营收从6.52亿元增长至9.54亿元,年复合增长率约15%;利润稳定在1.37-1.79亿元之间,展现了良好的盈利能力。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达到6.54亿元,已接近2024年全年的70%,利润为1.42亿元,同比增长12%。这一增长,主要源于先进封装设备订单的快速增长(占2025年上半年营收的45%)及PCB设备的稳定销售(占55%)。稳增的财务数据,印证了公司“双赛道”布局的有效性,也为赴港上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结语
芯碁微装的赴港上市,是其“AI时代进阶之路”的关键一步。作为全球直写光刻设备的龙头企业,公司通过“二次上市”强化技术与产能,依托“PCB+半导体”的双赛道布局,有望在先进封装领域实现“弯道超车”。未来,随着合肥二期项目的满负荷运行及先进封装订单的逐步交付,芯碁微装将继续引领全球直写光刻设备的技术潮流,为AI、5G等新兴技术的发展提供“核心工具支撑”。
推荐阅读:
千伏级绝缘破局者:TDK InsuGate B78541A25重构功率模块安全边界
革新三电平架构!瑞萨RAA489300系列突破USB-C电源密度极限
革新HDMI传输瓶颈:Diodes混合式ReDriver破解高速信号衰减难题
毫米空间的微米革命:多维AMR4020VD如何破解精密运动控制的安装困局
Bourns PEC0x系列破壁:4mm全球最小编码器登陆TWS耳机,50万次寿命重塑人机交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