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首页 > 市场 > 正文

英伟达3nm HBM Base Die剑指2027!自研芯片破局SK海力士垄断

发布时间:2025-08-18 来源: 责任编辑:zoe

【导读】当HBM4传输速率冲破10Gbps大关,当AI芯片巨头不再满足于DRAM厂商的"黑盒交付"——英伟达正式启动3nm HBM Base Die自研计划,预计2027年下半年试产。此举将打破SK海力士等存储巨头的技术壁垒,为NVLink Fusion开放生态注入底层芯片级掌控力。


英伟达1.jpg



一、技术破壁:3nm Base Die重塑HBM4游戏规则

  • 制程飞跃:锁定台积电3nm工艺,攻克10Gbps+高速传输的物理瓶颈(当前HBM3e上限8Gbps)

  • 架构革新:Base Die集成逻辑控制单元,优化GPU-HBM数据通路延迟(较传统方案降低30%)

  • 生态协同:兼容创意电子12Gbps HBM4 IP方案,支持UCIe-A/3D异构互联标准
    行业意义:首度将HBM控制权从DRAM厂延伸至AI芯片架构层


二、产业博弈:自研Base Die的双刃剑效应

冲击现有格局:

  • SK海力士市占率承压(当前HBM市占超50%)

  • 台积电成关键赢家(通吃3nm代工+CoWoS封装订单)
    合作机遇:

  • 联发科、世芯等合作伙伴获模块化设计红利

  • CSP大厂仍持谨慎态度(避免二次绑定英伟达生态)
    技术悖论:DRAM巨头主导HBM堆叠,但Logic Die需晶圆代工——英伟达自研恰卡位核心环节


三、HBM4世代:三高趋势下的产业洗牌

高速:12Gbps传输速率成基准,UCIe接口成异构互联标配
高堆叠:12-Hi立体结构量产在即,散热挑战催生硅中介层革新
高整合:

  • 逻辑芯片与存储单元协同优化(英伟达Base Die+SK海力士堆叠DRAM)

  • 3D封装成本占比升至40%(倒逼台积电CoWoS-L产能扩张)
    竞争拐点:2027年HBM4产能争夺战提前三年打响


结语:HBM控制权争夺进入深水区

英伟达自研Base Die绝非简单替代DRAM厂,而是以3nm逻辑芯片为支点,撬动HBM4生态主导权。当SK海力士加速HBM4量产,当台积电3nm产能成战略资源——2027年的试产线,实为AI芯片巨头重构存储供应链的起跑枪。未来HBM战场,将是架构整合力与制程掌控力的双重对决。


我爱方案网


推荐阅读:

SiC如何重塑工业充电设计?隔离DC-DC拓扑选型指南

德州仪器电源路径充电技术解析:如何实现电池寿命与系统性能的双赢?

力芯微ET75016激光驱动芯片:重新定义TOF 3D传感精度与效率

多维科技TMR13Nx磁开关芯片:重新定义智能笔360°无死角唤醒体验

Littelfuse推出DO-214AB封装2kA浪涌保护晶闸管,革新电源安全设计


特别推荐
技术文章更多>>
技术白皮书下载更多>>
热门搜索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