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首页 > 市场 > 正文

苹果"印度制造"真相:中国供应链仍是iPhone命脉

发布时间:2025-08-08 来源: 责任编辑:zoe

【导读】尽管苹果高调推进"印度制造"计划,美国市场销售的iPhone已有多款产自印度工厂,但外媒调查发现,其供应链仍深度依赖中国。从核心零部件到生产设备,中国仍是iPhone制造的"隐形支柱",完全转移产能需耗时数年、耗资数百亿美元。


苹果1.jpg


1. "印度制造"的真相:仅最后组装环节


《苹果在中国》一书作者Patrick McGee指出,所谓"印度制造"iPhone仅完成最后组装环节。上千个精密零部件仍在中国生产,经切割、焊接、蚀刻等工序后,才运往印度进行最终组装。这种模式使印度工厂更像"包装车间",而非完整生产线。


2. 供应链转移困境:时间与成本双高压


McGee分析,若苹果强行将整个供应链迁出中国,需投入数百亿美元和至少5年时间。这不仅会打乱生产节奏,还可能引发与中国政府和消费者的摩擦。彭博社记者Mark Gurman更直言,生产线完全回迁美国"在任何宇宙都不现实"。


3. 中国反向施压:限制设备出口控局


为保持供应链主导权,中国正加强对苹果供应商设备的出口管控,阻止关键生产设备外流。这一举措进一步增加了苹果分散供应链的难度,凸显中国在全球电子制造中的不可替代性。


4. 印度制造的局限性:技术、基建与效率短板


尽管印度提供劳动力和政策优惠,但在精密制造技术、基础设施和产业配套上仍远逊于中国。苹果供应商透露,印度工厂良品率和生产效率仅为中国的60%-70%,短期内难以承担核心生产任务。


5. 苹果的两难:地缘政治与商业现实的博弈


面对中美贸易摩擦,苹果不得不布局印度以规避关税风险。但商业现实是,中国供应链的效率与成本优势无可比拟。未来数年,苹果或将维持"中国零部件+印度组装"的折中模式。


结语:

苹果的"印度制造"战略更多是地缘政治下的避险选择,而非真正的供应链革命。在可预见的未来,中国仍将掌控iPhone的核心命脉,而完全脱钩需付出的代价,可能远超苹果的承受范围。


https://www.52solution.com/kb


推荐阅读:

月产200万颗只是起点!群创FOPLP技术或成AI算力新引擎

DDR4供应告急:全球厂商转向DDR5/HBM,DRAM价格飙升

SIA:2025年6月全球半导体销售额同比增19.6%,亚太美洲领涨

消费疲软致台积电Q4增长放缓,AI订单难抵半导体需求转淡

3nm制程+Travis超大核!天玑9500能效升级或成2025年安卓旗舰首选


特别推荐
技术文章更多>>
技术白皮书下载更多>>
热门搜索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