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荷兰半导体设备巨头ASM国际(ASML.EU)披露2025年一季度运营数据,订单量按固定汇率计算同比增长14%至8.34亿欧元(约合9.51亿美元),超出分析师预期的8.08亿欧元。这家全球薄膜沉积设备龙头的业绩表现,折射出半导体产业链在AI狂潮与地缘博弈中的结构性机遇。
荷兰半导体设备巨头ASM国际(ASML.EU)披露2025年一季度运营数据,订单量按固定汇率计算同比增长14%至8.34亿欧元(约合9.51亿美元),超出分析师预期的8.08亿欧元。这家全球薄膜沉积设备龙头的业绩表现,折射出半导体产业链在AI狂潮与地缘博弈中的结构性机遇。
中国需求托底,AI基建扛起增长大旗
财报显示,ASM当季来自中国市场的收入占比达38%,较2024年同期提升12个百分点。公司CEO Hichem M’Saad在财报电话会中直言:“中国客户对先进制程沉积设备的需求抵消了其他地区的周期性波动。”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全栅极(GAA)架构相关设备订单环比增长47%,印证台积电、三星等巨头正加速导入3nm以下制程。
关税阴云下的供应链韧性测试
尽管ASM将全年营收增速指引维持在10%-20%,但管理层坦言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构成最大不确定性。公司CFO透露,通过将65%产能转移至马来西亚、新加坡等海外基地,已实现92%产品的关税成本转嫁。这种弹性生产策略使其在ASML因禁运风波股价震荡时,保持了估值稳定性。
毛利率预期上修背后的技术溢价
ASM预计2025年毛利率将达46%-50%区间上限,这得益于其独家的空间原子层沉积(ALD)技术。在AI加速器芯片制造中,该技术可将钌(Ru)金属膜沉积均匀性提升至99.999%,较传统PVD工艺良率提升23%。高盛测算显示,每1%的良率提升可为晶圆厂节省超200万美元年度成本。
地缘博弈重塑产业地图
面对美国对华技术管制,ASM采取“技术降维”策略:在维持7nm以下设备出口管制同时,扩大28nm以上成熟制程设备对华供应。这种战略平衡使其既规避政策风险,又抓住中国半导体自主化带来的设备国产化机遇。野村证券指出,2025年中国晶圆厂设备采购中,非美系设备占比已突破60%。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联系小编进行处理。
推荐阅读:
台积电A14工艺2028年量产:Low NA EUV技术路线背后的良率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