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发科:整并晨星半导体电视芯片部门,员工全数留任
台湾 IC 设计大厂联发科在 2018 年初获得中国商务部同意,正式解除对与晨星合并案的限制之后,开始加速内部的整并。在 8 月份,联发科正式宣布,晨星半导体的业务部分将一分为三。在电视芯片业务方面,未来将并入联发科,与联发科既有的电视芯片部门合并,成为联发科旗下电视事业体。
2018-10-17
联发科 半导体芯片
-
MLCC供不应求产能再增两成!村田明年再投入8900万美元建厂
芯科技消息,根据《日刊工业》报导,日本MLCC大厂村田制作所,继上个月底在岛根县投资400亿日元建造新厂以后,又再加码100亿日元(约合8900万美元)要在冈山县兴建新厂。该厂将负责生产积层陶瓷电容器所需的陶瓷原料,而冈山县和岛根县相邻,可能是为了岛根厂的原料所设置。
2018-10-17
MLCC 产能 村田 建厂
-
预计未来两年,7纳米矿机将为晶圆代工市场带来35-45亿美元增长
大型中国台湾地区券商近日拜访比特大陆、嘉楠耘智后发现,随虚拟货币价格趋稳,相关中国大陆厂商积极升级到7纳米矿机,预料将带动新一波算力成长,加上比特币强弹,昨(16)日包括创意、台积电、撼讯、丽台等个股联袂走强。
2018-10-17
7纳米矿机 晶圆代工
-
三星把发展重点转移到量子点有机发光二极管
三星在OLED屏幕领域中是首屈一指的供应商,自家产品也大多应用这项技术,然而三星已经开始把发展重点转移到量子点有机发光二极管(QD-OLED)上,他们认为QLED更适合用于高阶电视上的显示技术,三星预计明年建立试生产线,并从2020年开始增加QD-OLED生产量,根据朝鲜日报报导,若这项投资决策最终确定...
2018-10-17
三星 发展重点 量子点 发光二极管
-
预计到2025年底厚膜电阻器市场将产生1489.4百万美元的收入
2017年厚膜电阻器市场的全球收入价值为1013.4百万美元,预计到2025年底将产生1489.4百万美元的收入,2017年至2025年的复合年增长率略高于4.93%。
2018-10-17
2025 厚膜电阻器 市场 收入
-
村田将投资100亿日元增产电容器原料
村田于10月15日发布消息称,将在冈山县濑户内市的工厂内新建主力电子零部件陶瓷电容器的原料生产厂房。投资额为100亿日元,产能没有公开。新厂房自11月起建设,将于2019年10月竣工。伴随村田制作所在福井县和岛根县新建陶瓷电容器工厂,原料也将增产,形成一条龙生产体制,应对智能手机和汽车领域的...
2018-10-16
村田 电容器原料
-
王曦院士:我国传感器芯片国有化率不足10%
在10月11日召开的纪念集成电路发明60周年学术会议上,中科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所长王曦表示,传感器是未来智能感知时代的重要基础,根据调研机构Yole数据,传感器市场已经超过400亿美元,到2020年则接近600亿美元。目前,我国传感器芯片市场国有化率不足10%,进口依赖问题...
2018-10-16
王曦院士 传感器芯片 国有化率
-
探讨半导体大硅片产业政策,发展现状及市场趋势
2018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保持高增长态势,预计年增长率超过20%。国产替代继续得到国家政策和资金的支持。工信部电子信息司负责人曾表示,2018年将加快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技术等重点标准和基础公益标准研制,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以国际标准提案为核心,推动更多国内标准成为国际标准。据公开报道...
2018-10-16
半导体 大硅片 产业政策 发展现状 市场趋势
-
晶圆代工市场新格局:成熟制程的竞争更讲差异化
继联电在2017年进行高阶主管大改组,并宣布未来经营策略将着重在成熟制程之后,格芯(GLOBALFOUNDRIES)也在新执行长Tom Caulfield就任半年多后,于日前宣布无限期暂缓7纳米制程研发,并将资源转而投入在相对成熟的制程服务上。
2018-10-16
晶圆代工 半导体供应链
- 研华AMAX革新城式:三合一平台终结工业控制“碎片化”困局
- 安勤双剑出鞘:HPS-ERSU4A工作站+MAB-T660边缘AI重塑精准医疗
- 【工程师必看】贸泽上新:三分钟搞定FTTH终端的光纤快速接头方案
- 颠覆UWB设计!Abracon冲压金属天线实现79ps时延精度
- 变压器技术全景图:从电磁感应到平面革命
- 体积减半性能翻倍!Nexperia CFP15B封装重塑功率晶体管天花板
- 国产突围!谷泰微GT4321以250ps延迟刷新USB/音频切换性能纪录
- 安森美与英伟达强强联手,800V直流方案赋能AI数据中心能效升级
- 安森美与舍弗勒强强联手,EliteSiC技术驱动新一代PHEV平台
- 变压器技术全景图:从电磁感应到平面革命
- 国产MCUGD32E235如何破局家电变频控制?全场景高能效方案拆解
- 厘米级世界镜像:移动测绘的技术突围与场景革命
- 车规与基于V2X的车辆协同主动避撞技术展望
- 数字隔离助力新能源汽车安全隔离的新挑战
- 汽车模块抛负载的解决方案
- 车用连接器的安全创新应用
- Melexis Actuators Business Unit
- Position / Current Sensors - Triaxis H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