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在慕尼黑上海电子展期间,作为国际领先的MCU厂商,意法半导体中国区微控制器事业部市场经理谈俊接受了集微网记者的采访,在采访中,谈俊表示,人工智能不仅仅需要云端一样的大脑来进行数据的处理,也需要神经末梢来进行控制。
而MCU在人工智能时代,无论对于哪一个市场而言,都将扮演着不可或缺的神经末梢的角色。
因此,对于这一市场而言,谈俊认为,目前的首要目标是寻找如何用机器替代人的解决方案。这一方案并不是从高端市场开始的,而是从低端的、简单的人工劳动替代向高端的、精细化的分工进行逐级的缓慢的替代。以工业自动化和智能化而言,其根本目标是用机器来代替传统的人工操作,这不仅能够降低工厂生产和运作的成本,也能够进行远超人工的精细化操作。
因此,在这一替代过程中,初级的替代进行的异常迅速。谈俊表示,这种替代,通过简单的MCU加执行程序就可以实现。
集微网记者在此前参观多家智能工厂的过程中也发现,初级的搬运工作已经能通过这一模式进行完全的替代,对于工厂的成本缩减也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不难发现,对于工厂智能化和自动化浪潮而言,这一必不可少的起步阶段。对于整个产业而言,其“换血”过程,也是从末梢神经开始逐步的落地实现。
如果说,云端智能化是对整个产业进行大脑的重构,那么MCU对端侧的智能化改造就是重塑产业的骨干。
同时,这一过程还在逐步的向上延伸,愈演愈烈,大有开始改造“神经系统”的趋势。
谈俊指出,随着智能化和自动化的推进,在设备所承载的功能越来越多的同时,市场对于设备的体积也有着极为严苛的要求。
从根本上来说,这两个需求之间存在着很大矛盾,要解决这一矛盾,唯一的手段就是在有限的空间内集成更多的芯片,实现更多的功能。
在此背景之下,MCU与网络连接相结合成为了目前的一大趋势。尤其是在物联网市场,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等产品功能延伸是的MCU不单单仅负责控制,也需要肩负起连接的“重任”。
在谈俊看来,这一解决方案首先能实现产品的小型化,其次能够加速产品的开发,降低生产成本。
除了以上提到的智能工厂和物联网之外,人工智能的触角正在扩展到更多的领域,而对于这些领域而言,虽然不同的应用对于芯片的要求都不尽相同,但是在ST看来,万变不离其宗,产业的换血和重塑都离不开MCU的支持。
也正是基于这一理念,ST一直在努力的拓宽自己的MCU产品线。
据集微网记者了解,ST目前主推的产品包括主打性价比优势的G0系列;主推网络连接功能的Stm32wb系列;主推高性能的F7H7产品线以及主打安全新能的L5产品等。
当然,ST也没有忘记自己的传统强项:通用MUC。据ST透露,今年将会发布10款新产品,进一步实现对整个产业的全覆盖。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