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首页 > 市场 > 正文

中欧联手敦促内部对话,全球汽车芯片供应链有望复苏

发布时间:2025-11-28 责任编辑:lily

【导读】11月27日,中国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与欧盟委员会贸易和经济安全委员谢夫乔维奇通过视频会谈,就安世半导体等关键经贸问题展开深入讨论。这次会谈是在全球半导体供应链持续紧张的背景下举行的,双方一致认为企业应成为解决问题的主体,并承诺共同推动内部建设性沟通,以尽快恢复产业链的稳定。


企业微信截图_20251128101616.png


安世半导体作为全球半导体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近期因控制权纠纷导致供应链中断,对欧洲汽车业造成严重冲击。争端源于荷兰海牙法院先前的裁定,该裁决剥夺了中国母公司闻泰科技对安世半导体的控制权。随后,安世半导体中国区管理层拒绝执行荷兰总部的指令,而欧洲总部则停止向中国工厂供应晶圆,这一连锁反应迅速波及全球汽车芯片供应。


王文涛在会谈中明确指出,造成当前全球半导体产供链混乱的源头和责任在荷兰方面。他强调,中国政府始终以负责任的态度,及时采取切实措施,努力维护和恢复全球半导体产供链的稳定。他进一步表示,尽管荷兰方面已宣布暂停行政命令,向解决问题迈出了一小步,但对企业的行政和司法干预仍未取消,全球半导体产业链仍面临较大不确定性。王文涛呼吁欧方发挥积极作用,敦促荷兰政府尽快提出建设性解决方案,为企业内部协商创造有利条件。


中欧共识:企业为主体,推动内部沟通

谢夫乔维奇在会谈中感谢中国商务部为解决安世半导体问题所作的努力,认为这些努力避免了全球半导体产供链危机的爆发。他表示,欧方愿与中方一道,致力于推动局势进一步降温,并彻底解决安世半导体问题。


双方在会谈中达成重要共识:企业是解决安世半导体问题的主要行动者。中欧将共同敦促安世荷兰与安世中国尽快开展建设性沟通,寻求长期解决方案,以恢复全球半导体产供链的畅通与稳定。这一共识凸显了中欧在复杂经贸环境下通过合作化解分歧的意愿,也为未来类似争端提供了解决框架。


深远影响:半导体供应链稳定关乎全球产业

半导体是现代工业的“粮食”,其供应链的稳定直接关系到汽车、电子等多个关键行业的发展。安世半导体争端不仅暴露了全球供应链的脆弱性,也警示各国需加强协调,避免单边行动导致的多米诺骨牌效应。中方在会谈中展现的负责任态度,以及欧方的积极回应,为全球半导体产业注入了信心。


此外,双方还就中欧出口管制等问题交换了意见,显示出中欧经贸关系的多维性和合作潜力。在全球化面临挑战的今天,中欧作为重要经济体,通过对话而非对抗处理分歧,对维护多边贸易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结语

此次中欧视频会谈是双方在半导体领域合作的重要一步。通过聚焦企业主体作用和内部沟通,中欧为解决安世半导体争端指明了方向。未来,随着荷兰政府提出具体方案,以及安世荷兰与安世中国的建设性对话,全球半导体供应链有望逐步恢复正常。中欧的共同努力不仅将惠及双方经济,也将为全球产业链的稳定与复苏贡献力量。


特别推荐
技术文章更多>>
技术白皮书下载更多>>
热门搜索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