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全球显示产业格局正在发生微妙变化。据韩国媒体报道,三星电子正与中国面板制造商京东方深入商讨2025年采购超过400万台电视用液晶显示面板(LCD)。这一数量相当于三星年采购量(4000万台)的10%,是京东方今年在三星LCD供应链中4%份额的两倍以上。
全球显示产业格局正在发生微妙变化。据韩国媒体报道,三星电子正与中国面板制造商京东方深入商讨2025年采购超过400万台电视用液晶显示面板(LCD)。这一数量相当于三星年采购量(4000万台)的10%,是京东方今年在三星LCD供应链中4%份额的两倍以上。
若合作最终落地,京东方将取代LG显示(当前份额11%)成为三星第三大面板供应商。这标志着双方关系从2022年的"广告特许权"纠纷中全面恢复,并可能重塑三星的供应链格局。
01 供应链调整:三星降低对单一供应商依赖
三星电子正在积极调整其LCD面板供应链策略。根据行业消息,三星2025年LCD面板供应计划中,华星光电(CSOT) 将提供800万至900万台,惠科(HKC) 供应600余万台,京东方则占400万台以上。
这种多元化的供应商策略有助于三星降低对单一供应商的依赖。若华星光电全盘接手LG显示广州工厂原供三星的LCD产能,三星对其依赖度恐升至30%。
增加京东方供货不仅为三星带来更多元、灵活的选择,也通过供应商之间的竞争进一步优化成本。
02 技术布局:IPS面板成竞争焦点
从技术布局来看,京东方向三星供应的LCD面板将主要采用IPS广视角技术,该类面板在可视角度方面表现优异。
此前,仅有LG显示与京东方具备大规模量产IPS面板的能力。随着华星光电收购LG显示广州LCD工厂,也获得了IPS面板产能。
未来三星在IPS电视面板的供应将形成京东方与华星"双主力" 的格局,这将为三星提供更灵活的选择空间。
03 合作关系修复:从纠纷到战略合作
此次大幅提升采购计划,被业界视为双方关系"破冰"的重要信号。2022年,三星与京东方因"广告补贴"(MDF)问题产生严重分歧,甚至一度对簿公堂,导致合作规模急剧收缩。
从今年5月传出双方协商长期供应计划,到7月高层直接会谈推进合作,显示出两家企业已从过去的专利纠纷与补贴矛盾中走出,重新着眼于更大范围的战略协同。
据悉,京东方已提议于2026至2028年间,向三星电子供应超过2000万片电视液晶面板,显示出长期合作的意愿。
04 市场背景:全球显示格局重构
三星电子扩大与京东方的合作,是在全球显示产业格局重构背景下发生的。2025年中国大陆面板厂商在全球市场的份额占比已达到68.3%。
京东方作为全球显示产业核心玩家,其LCD五大主流应用产品出货量已蝉联全球第一。在75寸产品出货量跃升至全球第一;80寸以上大尺寸产品出货量同样位列全球第一,同比增幅达60%。
三星显示则在2022年决定全面退出液晶显示屏(LCD)领域,专注于OLED技术和量子点显示技术转型。
05 战略意义:竞合关系下的互利共赢
三星与京东方之间正逐渐形成一种"竞合关系"——双方既在市场中彼此竞争,又通过供应链合作实现互利成长。
对三星而言,扩大与京东方的合作既出于平衡供应链、降低风险的实际需要,也能通过供应商竞争获得更好的采购条件。
对京东方来说,重返三星大规模供应链体系,将为其带来显著订单增长和品牌背书,巩固其在全球LCD市场中的第一梯队地位。
三星电子与京东方的合作谈判标志着全球显示产业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从2022年的纠纷到2025年的战略合作,双方关系的缓和体现出供应链多元化和成本优化已成为行业主导策略。
京东方若能实现400万台的供应目标,不仅将取代LG显示成为三星第三大面板供应商,更将强化中国面板企业在全球市场的影响力。这种"竞合关系"正在成为全球科技产业的新常态——竞争对手在供应链上相互依赖,实现互利共赢。
随着显示技术不断迭代和市场竞争加剧,这种跨越国界和公司的复杂合作关系,预计将为全球显示产业带来更多变数和机遇。
推荐阅读:
超低功耗MCU市场迎爆发式增长:2030年规模将突破150亿美元
华为小米领跑!中国可穿戴腕带市场上半年出货3390万台创历史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