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首页 > 市场 > 正文

上汽奥迪AUDI智造基地正式落成:全自动化产能+全球品质,奥迪E5 Sportback23.59万起预售

发布时间:2025-08-26 来源: 责任编辑:zoe

【导读】2025年8月25日,上汽大众旗下上汽奥迪AUDI智造基地正式宣告落成。作为AUDI品牌在中国市场的核心生产基地,该基地不仅承担着首款车型奥迪E5 Sportback的投产任务,更以36万台/年的产能规模、全流程自动化的先进技术及全球统一的品质标准,成为AUDI品牌本土化战略的重要支撑点。当天,奥迪E5 Sportback同步开启预售,以23.59万元起的限时优惠价(四款配置可选),正式切入中国紧凑型纯电市场。


奥迪q.jpg




一、36万产能基地启用,奥迪E5 Sportback开启限时预售

上汽奥迪AUDI智造基地的落成,标志着AUDI品牌在中国的生产能力进一步升级。该基地专门用于AUDI车型生产,年产能达36万台,可满足未来多款车型的规模化生产需求。首款投产的奥迪E5 Sportback定位紧凑型纯电轿跑,此次预售推出先锋型、先锋Plus型、先锋Quattro型、旗舰Quattro型四款配置,覆盖单电机(前驱)与双电机(四驱)版本,预售价23.59万元起(限时优惠)。其中,旗舰Quattro型搭载双电机系统,最大功率230kW,峰值扭矩472N·m,CLTC续航里程可达550km,针对中国市场需求优化了智能座舱(搭载12.3英寸液晶仪表+15.6英寸中控屏)与辅助驾驶功能(L2+级自动辅助驾驶)。

二、Advanced Digitized Platform赋能,全流程自动化与数据溯源

该基地基于AUDI全球最新的“Advanced Digitized Platform(智能数字平台)”建设,集成了AI视觉检测、数字孪生、激光测量等前沿技术,实现冲压、车身、油漆、总装四大核心车间的关键工序100%自动化与全流程100%数据溯源。例如,车身车间采用200台工业机器人,通过激光焊接技术实现车身结构的高精度拼接(误差≤0.5mm);油漆车间运用AI视觉检测系统,可识别漆面微米级缺陷(如划痕、颗粒),确保每辆车的漆面质量符合奥迪全球标准;总装车间通过数字孪生技术,实时模拟生产流程,提前预判装配误差,将总装不良率控制在0.01%以内。全流程数据溯源系统则记录了从零部件入库到车辆下线的每一个环节(如零部件批次、工艺参数、检测结果),为后续质量追溯提供了完整依据。

三、奥迪特评审体系严格把控,全球统一品质标准

为确保产品质量与奥迪全球一致,上汽奥迪AUDI智造基地严格遵循“奥迪特评审体系(AUDIT)”——这一体系是奥迪全球工厂的“品质生命线”,涵盖车身结构、漆面、内饰、功能等10大类别、2000余项检测指标。例如,车身结构需通过“三点弯曲试验”(模拟车辆碰撞场景),确保高强度钢(占比75%)与铝合金(占比15%)的组合结构满足欧洲E-NCAP五星碰撞标准;内饰部分需通过“VOC检测”(挥发性有机物),确保甲醛、苯等有害气体含量低于国家限值的1/3;功能检测则涵盖车辆启动、空调、音响、辅助驾驶等200余项功能,要求“零缺陷”下线。通过这一体系,奥迪E5 Sportback实现了“车身结构毫米级精准控制”与“零缺陷承诺”,品质标准与奥迪德国因戈尔施塔特工厂(AUDI全球核心工厂)完全一致。

四、未来车型规划,支撑AUDI品牌本土化战略

上汽大众透露,未来该基地将承担更多AUDI品牌重要车型的生产任务,包括即将推出的中型纯电SUV(基于MEB平台)与高端纯电轿车(基于PPE平台)。这些车型将针对中国市场需求进行本土化优化(如更长续航、更大空间、更智能的车机系统),进一步丰富AUDI品牌在中国的产品矩阵。此外,基地的规模化生产能力(36万台/年)也将降低AUDI车型的制造成本,提升其在中国市场的价格竞争力——例如,奥迪E5 Sportback的预售价较同级别竞品(如特斯拉Model 3、比亚迪海豹)低1-2万元,正是得益于基地的自动化生产与供应链优化。

结语:自动化+品质+产能,AUDI本土化的“新引擎”

上汽奥迪AUDI智造基地的落成,不仅是AUDI品牌在中国生产能力的升级,更是其本土化战略的重要里程碑。通过全流程自动化技术、全球统一的品质标准与规模化产能,该基地将为AUDI品牌在中国市场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首款车型奥迪E5 Sportback的预售,也标志着AUDI品牌正式切入中国紧凑型纯电市场,凭借其“全球品质+中国价格”的优势,有望成为该细分市场的“黑马”。未来,随着更多车型的投产,上汽奥迪AUDI智造基地将成为AUDI品牌在中国的“核心制造枢纽”,推动其实现“2030年中国市场销量占全球30%”的目标。







我爱方案网


推荐阅读:

千伏级绝缘破局者:TDK InsuGate B78541A25重构功率模块安全边界

革新三电平架构!瑞萨RAA489300系列突破USB-C电源密度极限

驾驭电气噪音!力芯微车规级音频开关破局行车音质困境

革新HDMI传输瓶颈:Diodes混合式ReDriver破解高速信号衰减难题

毫米空间的微米革命:多维AMR4020VD如何破解精密运动控制的安装困局

Bourns PEC0x系列破壁:4mm全球最小编码器登陆TWS耳机,50万次寿命重塑人机交互


特别推荐
技术文章更多>>
技术白皮书下载更多>>
热门搜索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