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首页 > 市场 > 正文

全球首颗321层QLC NAND量产:SK海力士破解AI存储容量瓶颈

发布时间:2025-08-25 来源: 责任编辑:zoe

【导读】2025年8月,SK海力士宣布全球首次实现321层QLC NAND闪存量产,这款2Tb容量的产品以行业最高集成度(超过现有产品两倍)突破了NAND闪存的层数极限,为AI数据中心的高容量存储需求提供了新解决方案。作为全球首款超过300层的QLC NAND,其不仅解决了大容量存储的性能瓶颈,更通过成本优化与性能跃升,有望成为AI时代数据中心的核心存储支撑。


海力士1.jpg


一、321层QLC NAND:AI存储的容量里程碑

随着AI技术的爆发,数据中心的存储需求呈指数级增长。据Gartner预测,2026年全球AI数据中心存储容量将达到1200EB,是2023年的3倍。传统NAND闪存的层数(多在200-300层)已无法满足高容量需求,而SK海力士的321层QLC NAND则成为这一领域的里程碑——其集成度较现有产品提升1倍,2Tb容量为数据中心提供了更紧凑的存储解决方案。这款产品的量产,标志着NAND闪存进入“300层+”时代,为AI计算的大规模数据处理奠定了基础。


二、2Tb高容量与六平面架构:破解大容量性能难题

传统NAND闪存的容量提升往往伴随性能下降(如存储器管理复杂、数据处理速度变慢),但SK海力士的321层QLC NAND通过“容量翻倍+技术优化”解决了这一矛盾。其2Tb容量是现有产品的两倍,大幅提高了单颗芯片的存储密度,降低了单位容量成本。为缓解大容量带来的性能瓶颈,SK海力士将NAND内部的平面架构从四平面扩展为六平面,提升了并行处理能力——数据传输速度翻倍,写入性能最高提升56%(远超行业平均水平),读取性能提升18%,同时数据写入能效提高23%以上。这种“高容量+高性能”的组合,让大容量存储不再以牺牲速度为代价。


三、性能跃升:低功耗AI数据中心的存储选择

AI数据中心对存储的要求不仅是高容量,更需要低功耗与高速度。SK海力士的321层QLC NAND通过六平面架构与能效优化,完美匹配了这一需求。其写入性能的大幅提升,让AI模型的训练数据处理更高效;读取性能的优化,支持了AI推理的实时数据访问;而23%的能效提升,则降低了数据中心的运营成本(据测算,单颗芯片每年可节省约15%的电力消耗)。这些性能优势,让321层QLC NAND成为低功耗AI数据中心的理想存储解决方案。


四、从PC到AI数据中心:全场景应用布局

SK海力士对321层QLC NAND的应用规划覆盖了从消费级到企业级的全场景。首先,该产品将应用于PC端固态硬盘(SSD),为消费者提供更高容量的存储(如2Tb SSD可存储约500部1080P电影);接下来,扩展到企业级SSD,满足企业数据中心的高性能需求(如数据库、云计算的大规模数据处理);之后,进入智能手机的嵌入式存储(eMMC/UFS),为手机提供更大的内置存储(如16Tb eSSD可支持1000+款APP);最后,利用独有的32DP技术,实现比现有产品高1倍的集成度,进入超高容量eSSD市场(如用于AI数据中心的PB级存储)。这种“梯度推进”的应用策略,让321层QLC NAND覆盖了从个人设备到企业级数据中心的全场景需求。


五、瞄准AI时代:成为全方位存储器供应商

SK海力士的321层QLC NAND量产,是其“面向AI的存储器供应商”战略的重要一步。随着AI技术的快速增长,数据中心的高性能存储需求激增,而321层QLC NAND的“高容量、高性能、低功耗”特性,正好匹配了这一需求。SK海力士NAND开发担当郑羽杓副社长表示,此次量产强化了公司的高容量存储产品组合,确保了成本竞争力。未来,SK海力士将继续聚焦AI存储领域,通过技术创新(如32DP技术)与产品优化(如更高层数、更大容量),成为“全方位面向AI的存储器供应商”,应对AI时代的存储挑战。



结语

SK海力士的321层QLC NAND量产,不仅突破了NAND闪存的层数极限(全球首次300层+),更通过“高容量+高性能+低功耗”的组合,解决了AI数据中心的存储瓶颈。其2Tb容量、六平面架构与全场景应用布局,让这款产品成为AI时代的核心存储解决方案。未来,随着AI技术的进一步发展,SK海力士有望凭借这款产品,成为“全方位面向AI的存储器供应商”,引领NAND闪存的“300层+”时代。



我爱方案网


推荐阅读:

千伏级绝缘破局者:TDK InsuGate B78541A25重构功率模块安全边界

革新三电平架构!瑞萨RAA489300系列突破USB-C电源密度极限

驾驭电气噪音!力芯微车规级音频开关破局行车音质困境

革新HDMI传输瓶颈:Diodes混合式ReDriver破解高速信号衰减难题

毫米空间的微米革命:多维AMR4020VD如何破解精密运动控制的安装困局

Bourns PEC0x系列破壁:4mm全球最小编码器登陆TWS耳机,50万次寿命重塑人机交互


特别推荐
技术文章更多>>
技术白皮书下载更多>>
热门搜索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