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首页 > 市场 > 正文

vivo 30周年Vision发布会:用MR与影像重构移动体验边界

发布时间:2025-08-22 来源: 责任编辑:zoe

【导读】2025年,vivo迎来成立30周年的重要节点。在这场以“Vision”(愿景)命名的发布会上,vivo没有铺陈过往成绩,而是用两款“未来向”的核心输出——混合现实(MR)头显探索版与全新影像技术战略,向外界传递了其对“移动体验”的最新思考:当手机不再是唯一的移动终端,当影像从“拍照”延伸到“全场景生活”,科技如何让用户的日常更轻盈、更有温度?这场发布会,既是vivo对30年技术积累的一次集中释放,也是对未来移动生态的一次提前布局。



vivio1.jpg




一、MR头显探索版:让混合现实“走进日常”的轻盈革命

在MR设备普遍“重如砖块”“交互生硬”的当下,vivo推出的MR头显探索版,用“轻量化”与“自然交互”解决了用户最核心的痛点。这款设备的重量仅为398g,较行业同类产品减轻约40%,即使长时间佩戴也不会有明显的“压头感”——这一突破源于vivo在传感器与结构设计上的创新:采用定制化的微型OLED屏幕,将显示模块的厚度压缩至5mm以内;同时,通过人体工学设计,将重量均匀分布在额头与后脑,避免单点受力。


除了轻盈,交互的“自然性”是这款MR头显的另一大亮点。它搭载了高精度眼动追踪技术,能实时捕捉用户的视线方向,配合手势识别功能,用户只需“看一眼”“挥下手”就能完成界面操作,彻底告别了传统MR设备“用手柄戳屏幕”的笨拙体验。比如,当用户想切换虚拟场景,只需盯着屏幕上的“场景切换键”两秒,系统就会自动跳转;当想放大虚拟物体,只需用手指在空气中“捏合”,物体就会随手势缩放。这种“无接触、无延迟”的交互方式,让MR真正从“实验室玩具”变成了“日常可用的工具”。

为了让用户更快体验到这款设备,vivo计划在全国10个城市的核心商圈设立官方授权体验店,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用户可以在店内免费试用,感受MR技术带来的全新交互体验。


二、影像技术战略:从“拍照”到“全场景生活”的生态升级

在影像领域,vivo早已不是“新手”——从与蔡司的深度合作,到自研影像芯片的推出,它一直在用技术推动移动影像的进步。但在这次发布会上,vivo提出了一个更宏大的目标:构建“影像生态矩阵” ,让影像从“手机屏幕”延伸到用户生活的每一个场景。

这个“生态矩阵”涵盖三个核心维度:影像安全、健康化应用、跨端体验。在影像安全方面,vivo推出了“影像加密技术”,用户拍摄的照片与视频会自动加密存储,即使手机丢失,也不会泄露隐私;在健康化应用方面,vivo与医疗机构合作,开发了“影像健康监测功能”,通过手机摄像头就能检测用户的皮肤状态、心率等健康指标,让影像从“记录”变成“守护”;在跨端体验方面,vivo实现了“手机-平板-电视”的影像同步,用户用手机拍摄的照片,能自动同步到平板的相册里,也能直接投射到电视上,用更大的屏幕欣赏细节。


为了支撑这个“生态矩阵”,vivo在影像技术上进行了双重升级:一方面,与蔡司深化合作,推出了“蔡司超感光镜头”,采用全新的镀膜技术,能减少90%的光线反射,即使在弱光环境下也能拍出清晰的照片;另一方面,推出了“前处理芯片VS1与V3+双芯架构”,其中VS1负责“ raw格式数据处理”,能保留更多的影像细节,V3+负责“实时计算”,能在0.1秒内完成人像虚化、夜景增强等功能。此外,vivo还与三星合作,推出了“蓝图×三星HP9 2亿像素传感器”,这款传感器的单像素尺寸达到了0.64μm,能捕捉更多的光线,即使放大10倍,照片的细节也不会模糊。


在视频拍摄方面,vivo也进行了创新,推出了“人像模式Live Photo”功能——用户拍摄的Live Photo不仅能记录静态的画面,还能记录拍摄时的声音与动态,比如,当用户拍摄一只正在飞翔的鸟,Live Photo会同时记录鸟的叫声与翅膀煽动的动作,让照片“活”起来。这种功能,让视频从“动态记录”变成了“有温度的记忆”。


三、影像大赛:让“人人都是摄影师”的普惠创作运动

除了技术发布,vivo还揭晓了2025 vivo影像加手机摄影大赛的结果。这场赛事历时7个月,共收到来自全球120个国家和地区的50万幅参赛作品,参赛选手涵盖了从专业摄影师到普通用户的各个群体。最终,评审团评选出了“年度最佳照片”“年度最佳视频”“年度最佳新人”等多个奖项。

年度最佳作品:吴正杰《太空战舰》

长焦与微距单元优胜奖:蔡泽宏《皮影戏》 晋毅《织网》

风光单元冠军:何明《金鱼长满枝头》

风光单元优胜奖:余润皓《天山下的牧羊人》 贺进一《大地的血肉》

夜色单元冠军:陈勇《节日夜》

夜色单元优胜奖:夏厚龙《世界的北极》 杨军《走过冷暖》

人像单元冠军:张樱凡《密布其上之光》

人像单元优胜奖:付建国《期盼中的小女孩》 梁喜兵《戴礼帽的男子》

运动单元冠军:Pradiptamoy Paul《舞动的剪影》

运动单元优胜奖:王宇《少年强》 樊丽勇《单杠上的教学》

组图单元冠军:刘力《乡村放映员》

组图单元优胜奖:Patrick Pineda《螺旋度》 顾勤《追梦青年》

组委会特别推荐奖:田鼠大婶《生命的源泉》

蔡司专业影像奖:陈斌《瑟切达的金色时刻》

X系列最佳影像奖:赵扬《大地之树》

S系列/V系列最佳影像奖:冷正刚《我要飞得更高》

学生摄影师奖:丁发鑫《夜树繁花》 徐行《独行》 裴俊博《落日调色盘》

本届大赛的组委会特别推荐奖由作品《生命的源泉》获得。



最佳1.jpg




这场赛事的意义,远不止于评选出几个优胜者。它体现了vivo对“影像普惠”的坚持:通过科技创新,让更多人能用上高质量的影像设备,让更多人能享受到影像创作的乐趣。比如,vivo推出的“影像学院”线上课程,免费向用户提供摄影技巧教学,从“如何构图”到“如何用手机拍夜景”,覆盖了从入门到进阶的各个阶段;同时,vivo还与全球多个摄影机构合作,举办线下 workshops,让用户有机会与专业摄影师面对面交流。

正如vivo影像部门负责人所说:“我们做影像的目标,不是让用户拍出‘像相机一样的照片’,而是让用户拍出‘有自己故事的照片’。”这场影像大赛,正是这一理念的最好体现——它让普通用户的“日常瞬间”变成了“值得珍藏的作品”,让影像创作从“专业领域”走进了“大众生活”。


结语

从MR头显的“轻盈交互”,到影像战略的“全场景生态”,再到影像大赛的“普惠创作”,vivo 30周年Vision发布会的每一个环节,都围绕着“用户体验”这一核心。它用科技打破了“MR设备只能用于游戏”的刻板印象,让混合现实走进了日常;它用生态升级,让影像从“拍照”变成了“生活的记录者”;它用普惠创作,让更多人感受到了影像的魅力。

30年,对于一个科技企业来说,是一次“从0到1”的成长,也是一次“从1到N”的突破。vivo用这场发布会告诉我们:科技的本质,是让生活更美好。未来,当MR头显成为家庭的“新成员”,当影像成为生活的“日常陪伴”,我们有理由相信,vivo会继续用技术,为用户带来更多“惊喜”。





我爱方案网


推荐阅读:

SiC如何重塑工业充电设计?隔离DC-DC拓扑选型指南

德州仪器电源路径充电技术解析:如何实现电池寿命与系统性能的双赢?

力芯微ET75016激光驱动芯片:重新定义TOF 3D传感精度与效率

多维科技TMR13Nx磁开关芯片:重新定义智能笔360°无死角唤醒体验

Littelfuse推出DO-214AB封装2kA浪涌保护晶闸管,革新电源安全设计


特别推荐
技术文章更多>>
技术白皮书下载更多>>
热门搜索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