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首页 > 市场 > 正文

智驾“灵魂争夺战”白热化:L3落地前夜,车企集体倒戈第三方

发布时间:2025-08-18 来源: 责任编辑:zoe

【导读】零跑与华为乾崑智驾的谈判桌上,中国最后一座自研堡垒正被攻破。当吉利3000人智驾团队并入新公司,当理想汽车算法负责人接连离职,60%主流车企的研发重组揭示残酷真相——2025年L3落地倒计时中,华为、Momenta、大疆卓驭、元戎启行四巨头已瓜分90%第三方市场,车企的“灵魂论”正让位于生存战。


智驾1.jpg



一、自研阵营大溃退:3000人裁员与团队蒸发

2025年成为中国智驾自研路线的分水岭:

  • 吉利将极氪智驾、迈驰智行等团队整编为重庆千里智驾,涉及3000人;

  • 上汽合并零束科技与研发总院团队,砍掉冗余架构;

  • 理想“端到端”负责人贾鹏病休、世界模型负责人夏中谱离职,研发体系濒临断层;

  • 仅剩特斯拉、小米、蔚来(主品牌)、小鹏、零跑(摇摆中)、吉利6家坚守全栈自研。
    数据铁幕:佐思研究院显示,2024年A股车企研发投入激增30%,但70%项目无法量产,资金链承压迫使战略收缩。


二、技术困局:L3高墙下的自研之殇

车企自研遇三大死结:

  1. 算法代差:头部方案商“端到端”模型迭代速度超车企2倍,无图智驾落地差距达12个月;

  2. 风险失控:L3事故责任归属倒逼技术可靠性,第三方方案商平均路测里程超2亿公里(车企自研<5000万公里);

  3. 成本黑洞:单车型自研投入超6亿,华为乾崑ADS 3.0授权费仅其1/10。
    行业共识:余承东公开宣称“华为智驾已做到第一”,而多数车企仍在争夺第一梯队入场券。


三、第三方割据:四巨头分食千亿蛋糕

市场格局呈现“一超多强”:

厂商 市占率 合作车企 杀手锏
Momenta 60.07% 宝马/日产/理想/比亚迪等130款 全栈闭环数据工厂
华为 ≈30% 问界/智界/阿维塔等22款 乾崑ADS 3.0+鸿蒙座舱
大疆卓驭 急速扩张 长城/五菱/奥迪等20余款 平民车型9.9万标配NOA
元戎启行 量产出货 长城蓝山/smart等10款 轻量化BEV感知模型


四、合作模式革命:从“交钥匙”到“共生体”

第三方方案进化出三大路径:

  • 华为模式:智选车(鸿蒙智行)深度绑定,掌控从芯片到云端的全栈生态;

  • Momenta模式:与比亚迪合资成立迪派智行,数据共享反哺算法;

  • 卓驭模式:大疆车载技术下沉,五菱星光NOA落地价压至10万内。
    唯一孤岛:吉利成传统车企中唯一拒绝第三方合作的特例,押注自研芯片+感知算法。


五、消费者投票:第三方标签成购车新指标

市场偏好彻底转向:

  • 理想L9用户调研显示,72%车主因“搭载地平线J5+Momenta算法”下单;

  • 华为赋能的问界M9智驾版溢价超8万仍供不应求;

  • 第三方方案车型平均交付周期缩短至45天(自研车型>90天)。
    残酷现实:当“华为HI”标成为渠道展车必备LOGO,车企品牌正退居幕后。


结语:灵魂论破产,生存战终局

车企自研智驾的溃败并非技术惰性,而是在L3责任枷锁与千亿研发黑洞下的理性撤退。华为、Momenta等头部方案商凭借超2亿公里路测数据+规模成本碾压,正将智驾推向“水电煤”式基础设施——当零跑拥抱乾崑、吉利孤军奋战,这场关乎“灵魂”的战争,实则早已写满降本与速赢的生存逻辑。未来十年,第三方智驾或将如博世ESP般,成为汽车工业的隐形心脏。


我爱方案网


推荐阅读:

SiC如何重塑工业充电设计?隔离DC-DC拓扑选型指南

德州仪器电源路径充电技术解析:如何实现电池寿命与系统性能的双赢?

力芯微ET75016激光驱动芯片:重新定义TOF 3D传感精度与效率

多维科技TMR13Nx磁开关芯片:重新定义智能笔360°无死角唤醒体验

Littelfuse推出DO-214AB封装2kA浪涌保护晶闸管,革新电源安全设计


特别推荐
技术文章更多>>
技术白皮书下载更多>>
热门搜索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