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首页 > 市场 > 正文

长晶科技:中国功率半导体IDM模式的破局者

发布时间:2025-08-11 来源: 责任编辑:zoe

【导读】从Fabless到IDM,长晶科技用6年时间完成了功率半导体全产业链的自主化布局,年出货量突破300亿颗,跻身"中国半导体功率器件十强"。在新能源汽车爆发与国产替代加速的双重机遇下,这家企业通过"研发+并购"双轮驱动,构建起从设计、晶圆制造到封测的一体化能力,成为挑战英飞凌等国际巨头的中国力量。



长晶1.jpg




一、双轮驱动:研发与供应链的协同进化


面对功率半导体596亿美元的全球市场,长晶科技选择"硬科技+硬资产"并举的战略路径:


  • 技术攻坚:建立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与电子科大等高校合作,在MOSFET、IGBT及第三代半导体领域实现80项发明专利突破。

  • 产业链整合:2022年并购新顺微电子获得5/6吋晶圆厂,2024年建成车规级封测产线,形成160万片晶圆/年、100亿颗器件的自主产能。

二、IDM转型:破解车规级赛道的入场券


相较于Fabless模式,IDM为长晶科技带来三重优势:


  1. 研发迭代提速:IGBT模块开发周期缩短30%,FST3.0产品快速量产;

  2. 品控能力跃升:车规认证型号超3000款,覆盖12V-48V汽车电子系统;

  3. 客户黏性增强:获比亚迪、吉利等车企订单,车用芯片营收占比突破35%。

三、技术图谱:从消费电子到新能源的跨越


  • 功率器件:CSP/SGT MOSFET迭代至第三代,IGBT模块效率对标英飞凌;

  • 电源管理IC:DC-DC转换器效率达95%,锂电保护芯片打入储能市场;

  • 第三代半导体:SiC二极管量产,GaN HEMT完成车规验证。

四、市场突围:300亿颗背后的国产化逻辑


据Omdia数据,中国占全球功率半导体市场的1/3,但高端领域自给率不足20%。长晶科技通过:



  • 成本优势:IDM模式使器件成本降低15%-20%;

  • 快速响应:48小时样品交付,比国际巨头快3倍;

  • 定制服务:为光伏逆变器厂商开发专用IGBT方案。


五、未来战场:新质生产力的半导体答案


2025年,长晶科技将:


  • 投入20%营收用于SiC/GaN研发;

  • 扩建8吋晶圆厂,瞄准工业级IPM模块;

  • 进军欧洲市场,挑战英飞凌中高端份额。



长晶2.jpg



结语:
从南京初创企业到IDM模式践行者,长晶科技的成长史正是中国功率半导体国产化的缩影。其以全产业链自主可控为矛,以车规级认证为盾,在新能源与智能汽车浪潮中开辟出差异化赛道。未来,随着第三代半导体产能释放,这家企业或将成为全球功率半导体格局重塑的关键变量。


我爱方案网


推荐阅读:

SiC如何重塑工业充电设计?隔离DC-DC拓扑选型指南

德州仪器电源路径充电技术解析:如何实现电池寿命与系统性能的双赢?

力芯微ET75016激光驱动芯片:重新定义TOF 3D传感精度与效率

多维科技TMR13Nx磁开关芯片:重新定义智能笔360°无死角唤醒体验





特别推荐
技术文章更多>>
技术白皮书下载更多>>
热门搜索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