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2025年6月,全球电视面板市场迎来关键转折——用于电视的液晶面板价格在连续9个月上涨后首次出现下跌。行业数据显示,当月基准产品大宗交易价格较5月下滑约2%,其中55英寸、32英寸等主流尺寸跌幅明显。这一变化既与此前因关税预期引发的提前备货潮消退有关,更反映出终端需求疲软对市场的深层影响,业内普遍预判价格下跌趋势或将延续。
2025年6月,全球电视面板市场迎来关键转折——用于电视的液晶面板价格在连续9个月上涨后首次出现下跌。行业数据显示,当月基准产品大宗交易价格较5月下滑约2%,其中55英寸、32英寸等主流尺寸跌幅明显。这一变化既与此前因关税预期引发的提前备货潮消退有关,更反映出终端需求疲软对市场的深层影响,业内普遍预判价格下跌趋势或将延续。
价格波动细节:根据亚洲面板厂与电视厂商6月敲定的交易价格,大尺寸电视代表产品55英寸Open cell(未附背光半成品)每片批发价较5月下降2美元(跌幅约2%),至127美元左右;小尺寸代表32英寸产品则下跌1美元(跌幅约3%),至36美元附近。这是自2024年9月以来,两类产品价格首次同步回落。
产能调整与5月价格持平:为应对市场波动,面板厂商自2025年4月起主动调降产能利用率。数据显示,4月全球电视面板工厂产能利用率为86%,5月降至80%;其中生产65英寸、75英寸等大尺寸产品的第10.5代工厂,5月产能利用率仅77%,远低于4月的96%。这一减产措施有效支撑了5月面板价格未出现下跌,当月基准产品价格与4月持平。
6月价格转跌主因:进入6月,尽管面板工厂产能利用率小幅回升至83%(第10.5代工厂回升至82%),但终端需求萎缩成为主导因素。一方面,此前因关税政策预期引发的电视厂商提前备货潮逐渐消退,采购节奏回归常态;另一方面,全球消费电子市场复苏乏力,电视终端销售增长放缓,导致面板需求端支撑减弱。多重因素叠加下,6月面板价格转跌。
后市预期:市场分析指出,当前面板行业已进入“需求驱动”阶段,后续价格走势将紧密关联终端消费复苏力度。考虑到2025年下半年全球经济增速预期放缓、消费者换机周期延长等因素,电视面板需求或进一步承压,价格下跌趋势短期内难以逆转。部分机构预测,若需求端无明显改善,7月面板价格可能延续小幅下跌态势。
结语:2025年6月电视面板价格的首次下跌,既是市场供需关系调整的信号,也折射出全球消费电子行业的复苏挑战。对于面板厂商而言,如何在需求疲软背景下通过灵活调控产能、优化产品结构来维持利润空间,将成为下一阶段的关键课题。
推荐阅读:
AI芯片需求强劲,台积电Q2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60.7%创历史新高
2025年Q2中国智能手机市场遇冷:出货量6900万台同比降4%,华为重返榜首
新思科技携手三星,2nm工艺赋能AI与Multi-Die设计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