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首页 > 市场 > 正文

成本飙升叠加关税压力,英伟达GPU涨价潮冲击全球市场

发布时间:2025-05-13 责任编辑:lina

【导读】全球AI芯片龙头英伟达近期启动全线产品涨价策略,涵盖消费级显卡至数据中心GPU模组。市场消息显示,其合作伙伴华硕旗下RTX 5090显卡自2025年初上市以来,价格已从9万新台币攀升至10万新台币,涨幅超10%。与此同时,H200/B200系列AI加速器及服务器整机价格同步上调10%~15%,引发产业链连锁反应。


全球AI芯片龙头英伟达近期启动全线产品涨价策略,涵盖消费级显卡至数据中心GPU模组。市场消息显示,其合作伙伴华硕旗下RTX 5090显卡自2025年初上市以来,价格已从9万新台币攀升至10万新台币,涨幅超10%。与此同时,H200/B200系列AI加速器及服务器整机价格同步上调10%~15%,引发产业链连锁反应。


成本飙升叠加关税压力,英伟达GPU涨价潮冲击全球市场


成本驱动:美国制造回流的代价


此次涨价直接关联英伟达的全球产能布局调整。为响应美国“制造回流”政策,英伟达宣布未来四年将联合台积电、鸿海等企业,在美国亚利桑那州投资500亿美元建设AI服务器工厂,重点生产搭载4nm制程Blackwell芯片的模组。据供应链透露,美国厂区代工成本较中国台湾高出约18%,叠加物流与原材料涨价,单片Blackwell芯片生产成本增加12%~15%。


策略考量:转嫁成本与清理库存并行


除硬件成本上升外,英伟达亦面临产品迭代期的定价挑战。随着Hopper架构向Blackwell平台过渡,H200/B200系列需承担“清库存”与“保利润”双重任务。业内人士指出,通过涨价可减缓旧型号库存消耗速度,同时为新一代GB300芯片预留价格空间。这种策略在RTX 5090显卡上已现端倪——其价格涨幅显著高于同期H100服务器模组。


产业影响:AI硬件生态链承压


作为全球数据中心GPU市场占比超85%的巨头,英伟达的定价策略正重塑行业规则。服务器厂商已同步上调报价,某头部厂商表示:“英伟达模组成本占比超60%,其涨价必然传导至终端。”下游客户方面,云服务商资本支出压力加剧,部分AI初创企业开始评估AMD MI300X等替代方案。


政策博弈:出口管制与技术领先的平衡术


值得注意的是,英伟达在涨价声明中强调:“过度限制芯片出口将损害美国技术领导力。”这被解读为对美国对华出口管制政策的委婉回应。据Omdia数据,中国市场占英伟达数据中心业务收入的15%~20%,若政策持续收紧,其可能通过“特供版”芯片维持市场份额,但定价策略或将进一步分化。


未来展望:涨价周期或持续至2026年


分析机构TechInsights预测,受地缘政治与产能爬坡影响,英伟达产品涨价趋势可能延续至2026年。不过,随着台积电美国厂良率提升及供应链本土化推进,成本压力有望逐步缓解。对于终端用户而言,2025年或将成为AI硬件采购的关键转折点。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联系小编进行处理。


https://www.52solution.com/kb


推荐阅读:

技术迭代与区域博弈,2024年全球封测市场格局深度解析

半导体封测成新战场,PCB设备厂商借势AI实现业绩跃升

裸晶圆价格或迎大幅调整,台积电要求裸晶圆降价30%对冲汇率风险

DRAM格局生变,SK海力士稳坐头把交椅

供需双降促平衡 Q2电视面板价格结束连涨周期

特别推荐
技术文章更多>>
技术白皮书下载更多>>
热门搜索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