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据业内消息人士透露,台积电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的Fab 21工厂在9月中旬遭遇突发停产事件。事故起因是其工业气体供应商林德集团发生电力故障,导致芯片制造所需的关键原料供应中断。这次事件迫使该先进制程工厂停工至少数小时,直接导致数千片正在加工中的晶圆被迫报废,受影响的产品包括为苹果、英伟达和AMD等重要客户生产的芯片。
据业内消息人士透露,台积电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的Fab 21工厂在9月中旬遭遇突发停产事件。事故起因是其工业气体供应商林德集团发生电力故障,导致芯片制造所需的关键原料供应中断。这次事件迫使该先进制程工厂停工至少数小时,直接导致数千片正在加工中的晶圆被迫报废,受影响的产品包括为苹果、英伟达和AMD等重要客户生产的芯片。
供应链对比:海外运营模式差异显著
与在中国台湾地区主要采用自有气体供应系统的策略不同,台积电在亚利桑那工厂选择了将气体供应外包给林德集团。这一决策在此次事件中暴露了其海外供应链的脆弱性。虽然台积电已要求林德公司彻底查明故障原因并实施整改,且保险可能覆盖部分损失,但事件仍对其美国制造战略提出了严峻考验。
财务影响:季度利润暴跌的深层原因
此次停产事件为台积电亚利桑那分公司第三季度净利润暴跌99%(仅140万美元)提供了重要解释。相比之下,该分公司在第一季度才刚刚实现盈利,显示出在美国市场快速扩张的能力。分析认为,季度末的停产时机进一步放大了财务损失,因为工厂几乎没有时间在季度结束前弥补生产缺口。
运营特点:芯片制造的时间敏感性
对于台积电这样的先进制程芯片制造商而言,工厂停工实属罕见。由于其设备昂贵且需要持续运行,每小时的闲置都可能造成数百万美元的损失。台积电在回应此事时表示:"从2025年开始,未来五年海外晶圆厂产能提升将导致毛利率下降。"这一表态暗示公司对海外扩张面临的挑战已有预期。
行业启示:全球化制造的風險管理
此次事件凸显了芯片制造全球化的潜在风险。当企业将生产基地扩展到不同地区时,供应链的复杂性和依赖性显著增加。台积电美国厂的经验为整个行业提供了重要借鉴:在追求全球布局的同时,必须建立更加稳健的供应链保障体系,特别是在关键原料和基础设施方面需要制定完善的风险应对方案。
推荐阅读:
历史性突破!全球半导体季度营收首破2000亿美元,英伟达570亿领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