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11月20日晚间,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官正式宣布,上海智元远征A2机器人创造了“人形机器人行走最远距离”的全新世界纪录。这台编号SNA210041BA00652的机器人以106.286公里的全程行走距离,改写了人类对人形机器人移动能力的认知。这场科技与耐力的考验始于11月10日夜晚的苏州金鸡湖畔,远征A2从地标建筑“东方之门”启程。在接下来的三天里,它穿越市区、景区、国道、省道,面对了柏油马路、瓷砖路、桥梁、盲道、坡道等多种复杂地形。
远征A2从苏州金鸡湖畔出发。 本文图片均为 智元机器人 提供
百公里考验,机器人耐力赛
这场挑战不仅测试机器人的机械性能,更是对其环境适应能力的全面检验。远征A2在夜间照明不足的条件下坚持行进,全程严格遵守交通规则,展现出类人的环境交互能力。
整个行走过程通过GPS仪器精确记录轨迹,确保数据的真实性与准确性。挑战从11月10日夜间持续至13日清晨,吉尼斯世界纪录官方于11月14日确认最终有效成绩为106.286公里。
智元机器人合伙人、高级副总裁王闯在认证仪式上透露,历经超百公里的行走后,远征A2机器人状态依然良好,仅足底橡胶层出现部分磨损。
远征A2抵达上海北外滩。
更令人惊叹的是,这台机器人全程未关机、连续运行完成了整个挑战,展现出卓越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复杂环境下的技术突破
人形机器人长距离行走一直被视为技术难题,因为它需要机器人具备高度的平衡能力、环境感知能力和能源管理能力。远征A2成功穿越城市与公路等多种环境,证明了其算法的先进性和硬件的耐用性。
从苏州到上海的旅程中,机器人需要应对不同材质的路面特性。柏油马路、瓷砖、盲道对机器人的抓地力和步态调整提出了不同要求,而坡道和桥梁则考验其重心控制能力。
夜间照明不足的条件更是增加了挑战难度,机器人必须依靠自身的传感器在低光环境下导航避障。这一成功为未来人形机器人在人类环境中的实际应用提供了重要参考。
远征A2的橡胶鞋底仅出现部分磨损,表明其步态规划已相当高效,减少了对自身硬件的损耗。这一细节对于降低未来人形机器人的运维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远征A2的百公里行走标志着中国人形机器人技术已迈入世界前列。比起实验室内的理想环境,从苏州到上海的这段真实道路,包含了人形机器人未来应用所需面对的各种复杂场景。这台机器人用脚步丈量了从传统工业机器人到通用人形机器人之间的技术距离,也为整个行业描绘了一个更清晰的未来图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