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首页 > 市场 > 正文

激光刻字下的陷阱:假冒高端芯片的危害远超普通假货

发布时间:2025-10-29 责任编辑:lily

【导读】今年6月,南山派出所接到一家企业的报案,称其采购的一批高端芯片质量异常。警方初步检测发现,这批标称为国际知名品牌的芯片,实为废旧芯片翻新的假冒产品。随着调查深入,一个以王某、邓某霞等人为核心的犯罪团伙浮出水面。他们利用国内高端芯片的供给缺口,构建了一条从原料回收到跨境销售的黑产链条


企业微信截图_20251029135153.png


01 隐秘的订单式犯罪

在芯片产业自主化进程加速的当下,这起案件揭示了行业内的暗流涌动。犯罪团伙通过回收废旧芯片,利用激光打磨、重新刻字等精密工艺,将廉价芯片伪造成英飞凌、德州仪器、诺亚德等国际品牌的高端产品。

该团伙作案手法极为隐蔽,采用“订单式生产”模式。他们设立多家空壳公司接单,包括深圳市中宝某大半导体有限公司、深圳市尚某半导体有限公司、深圳市同某科技有限公司等。

然后,他们虚构“欧洲代理商”身份,向汽车电子、工业控制领域的企业供货,完美利用了这些行业对高端芯片的迫切需求。

为规避监管,团伙使出了多种反侦查手段:频繁更换公司抬头、分散客户资源、采用跨区域收发货、多账户结算等。这些手段大大增加了查处难度。

02 大数据下的黑产链条

今年6月,南山派出所接企业报案后启动侦查,专案组依托大数据分析技术,对异常芯片流通轨迹进行追踪,逐步锁定了团伙核心成员与作案窝点。

由于涉案企业分布在南山区、龙华区、福田区等多个区域,公安机关联合三地市场监管部门建立了协同专班,开展跨区域联合执法。

从6月至10月,专案组经过近四个月的缜密侦查,最终完整锁定了这一造假销假走私团伙的组织架构和作案链条。

10月中旬,收网行动在多区同步展开,执法人员现场查获大量假冒芯片、激光刻字机等制假设备,成功将该团伙一举摧毁,实现了对造假链条的全链条打击。

目前,案犯吴某聪已被警方抓获并刑事拘留,其他涉案人员也在进一步追查中。

03 危及生命的芯片隐患

“这类假芯片的危害远超普通假货。”业内专家指出,汽车电子与工业控制系统对芯片稳定性要求极高,假芯片一旦嵌入关键设备,可能引发生产线停机、汽车安全系统失效等严重后果。

这些假冒芯片流向汽车电子、工业控制等关键领域,一旦发生故障,可能造成难以估量的安全事故和经济损失,甚至危及生命财产安全。

案件背后反映的是当前芯片供应链的脆弱性。特别是在全球科技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国内芯片自主化进程虽加速推进,但不法分子却趁机利用供需缺口牟取非法利益。

有业内人士透露,随着全球芯片短缺持续,假冒芯片市场近两年异常活跃,从消费电子领域逐步蔓延至汽车、工业控制等安全要求更高的领域。

04 构建芯片安全防线

本案的侦破不仅铲除了假芯片流通的关键渠道,更在知识产权保护领域实现突破。侦查过程中,公安机关首次与海外芯片企业建立溯源协作机制

通过比对正品芯片技术参数,执法人员精准锁定了假冒产品的工艺特征,为跨境知识产权执法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经验。

业内专家评价此案为“维护关键领域产业链安全的标志性胜利”。在芯片产业自主化攻坚期,此类案件的侦办既遏制了“劣币驱逐良币”的行业乱象,也为国产芯片营造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据悉,有关部门将在此案基础上,加快推进芯片全流程溯源体系建设,通过技术赋能与跨部门协作,从源头封堵假冒芯片的生存空间。


假芯片被植入汽车电子系统时,没有人会听到警报声。直到某天,安全系统突然失效,刹车异常,事故发生后,调查人员切开芯片封装,才会发现内部与标识完全不符的廉价电路。

随着芯片全流程溯源体系的加快推进,假冒芯片的生存空间将被逐步压缩。本案的成功侦破,不仅彰显了执法部门在打击高科技犯罪方面的能力提升,更为国家科技战略安全筑牢了坚实屏障。


特别推荐
技术文章更多>>
技术白皮书下载更多>>
热门搜索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