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特斯拉最新财报展现出一幅复杂图景:在营收创新高的同时,利润却持续下滑。然而,比财务数据更引人注目的,是马斯克在电话会议上爆发的“控制权焦虑”。他直言,若有可能被赶下台,将无法安心打造其寄予厚望的“机器人军团”。这场关乎未来战略与个人权威的博弈,让即将举行的股东大会成为决定特斯拉AI与自动驾驶梦想能否实现的关键转折点。
一、 核心财务表现:增收不增利
-
营收创新高:第三季度总营收达到280.95亿美元,同比增长12%,超出市场预期,创下历史新高。
-
利润显著下滑:调整后净利润为17.7亿美元,同比下降29%,连续两个季度下降(二季度同比下降23%)。
-
市场反应:由于利润下滑及未来指引不明,财报公布后,特斯拉盘后股价一度下跌近5%。
二、 业绩驱动与压力因素
-
营收增长驱动力:
-
税收抵免政策刺激:美国7500美元的电动汽车联邦税收抵免政策于9月30日结束,刺激了消费者集中购买,推动全球交付量达到创纪录的49.7万辆(同比增长7.4%)。上海超级工厂表现强劲,仅9月就交付超9万辆。
-
汽车业务营收:同比增长6%至212亿美元。
-
能源业务亮眼:能源发电与储能业务营收同比激增44%至34.2亿美元,储能产品装机量连续13个季度创新高。
-
利润承压原因:
-
汽车毛利率下滑:汽车业务毛利率降至15.4%,低于市场预期的15.6%,主要受电动汽车价格走低影响。
-
运营费用大增:运营费用大幅增长50%至34亿美元,主要由于对人工智能(AI)及其他研发项目的高投入。
-
外部政策冲击:美国关税政策造成超过4亿美元的成本损失。
-
监管积分收入锐减:向来重要的利润补充来源——监管积分收入同比下降44%至4.17亿美元,创两年新低。
-
宏观不确定性:公司坦言,全球贸易和财政政策变化对供应链、成本及需求的影响难以衡量。
三、 马斯克的“控制权焦虑”与公司治理
-
在电话会议上,马斯克出人意料地表达了强烈的控制权担忧,直言:“如果我存在被赶下台的可能性,我将无法安心打造机器人军团。”
-
此担忧与即将于11月6日举行的股东大会直接相关。会上将就马斯克的1万亿美元薪酬方案及三名董事连任进行投票。
-
股东代理咨询机构ISS与Glass Lewis已建议投票反对该薪酬方案,认为其规模“过高”且可能稀释股东权益。马斯克在会上痛斥这些机构为“企业恐怖分子”。
四、 未来技术蓝图与战略布局
-
AI芯片:
-
马斯克宣布,台积电和三星将参与设计特斯拉的AI5芯片,但他强调“我们不会取代英伟达”。特斯拉专注于自研芯片,是因为英伟达需服务更广泛的客户。
-
Robotaxi(自动驾驶出租车):
-
计划在2026年第二季度开始量产Cybercab自动驾驶出租车。
-
预计在2025年底前,在8-10个区域运营Robotaxi服务,并在奥斯汀实现全无人化自动驾驶运营。
-
马斯克强调,对新市场的部署将采取“偏执”的谨慎态度,以确保安全。
-
FSD(全自动驾驶)与全球市场:
-
已开始向北美用户推送FSD 14首个版本v14.1,这是近一年来的首次重大更新。
-
正积极与中国、欧洲、中东和非洲的监管机构合作,以推动FSD获批。若能进入中国市场,将为其打开巨大增量空间。
-
Optimus人形机器人:
-
计划在2026年第一季度推出第三代Optimus机器人。
-
马斯克强调,Optimus有潜力成为有史以来“最大的”项目,预计到2030年前,年产量有望达到100万台。
五、 财务状况与市场观点
-
强劲现金流:自由现金流同比大增46%至39.9亿美元,远超市场预期。现金及投资总额增至416亿美元,为未来投资提供充足空间。
-
分析师分歧:
-
看多方(如Wedbush的丹·艾夫斯)认为,基于AI的FSD自动驾驶领域将为特斯拉贡献至少1万亿美元市值,并将目标价上调至600美元。
-
市场担忧:股价下跌反映出投资者可能正在失去对宏大叙事的耐心,转而更关注短期利润表现和现实业绩。
特斯拉正处于一个关键转折点。一方面,汽车主业面临价格压力和成本挑战,导致“增收不增利”;另一方面,公司在AI、自动驾驶、机器人等未来技术上持续巨额投入,并描绘了宏伟的蓝图。马斯克的个人控制权与公司的未来战略紧密捆绑,即将到来的股东大会投票结果至关重要。市场正在短期业绩与长期愿景之间重新权衡特斯拉的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