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2025年8月,地平线机器人(9660.HK)交出了一份“增长与质量并重”的半年报:上半年收入15.67亿元,同比大幅增长67.6%;毛利润10.24亿元,综合毛利率高达65.4%;现金储备仍保持161亿元的充足水平。更具行业标志性的是,截至2025年8月,其“征程家族”智能驾驶芯片及解决方案量产突破1000万套,成为中国首家达成这一里程碑的智能驾驶科技企业。这份成绩单不仅印证了地平线在“技术-产品-市场”链路的闭环能力,更标志着中国智能驾驶产业从“跟随者”向“引领者”的关键跨越。
一、业绩全景:收入增速与利润质量的双轮驱动
地平线的2025年上半年业绩,呈现出“规模扩张”与“价值提升”的协同效应。从收入构成看,产品及解决方案业务(包括征程芯片、ADAS系统等)收入7.78亿元,同比暴增3.5倍,成为收入增长的核心引擎——这一增长主要源于“征程家族”的量产规模扩大(千万级出货量)及对OEM客户的深度渗透(如27家主流车企的42个品牌车型搭载)。软件及授权服务业务收入7.38亿元,同比增长6.9%,虽增速较缓,但作为“技术附加值的核心载体”,其占比接近50%(与产品业务形成1:1格局),体现了地平线“软硬件一体化”的战略布局优势。
更值得关注的是利润质量:65.4%的综合毛利率远超行业平均水平(约40%),说明地平线的智能驾驶解决方案具备高技术附加值——其核心芯片及算法的自主研发能力,有效规避了“低毛利组装”的陷阱,为长期利润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市场突围:千万级出货量的“中国智能驾驶里程碑”
“征程家族”1000万套的量产突破,是地平线2025年上半年最具行业影响力的成果。这一数字背后,是其在智能驾驶市场的“份额领先”与“客户覆盖”的双重突破:
-
市场份额稳居第一:在中国自主品牌辅助驾驶计算方案市场,地平线的份额达32.4%;在ADAS前视一体机市场,份额更高达45.8%,均位列行业首位。
-
客户渗透深度拓展:产品已应用于27家OEM(原始设备制造商)的42个品牌车型,覆盖600万车主;累计获得近400项车型定点,涉及从紧凑型车到豪华车的全谱系产品。
-
量产规模的“滚雪球效应” :随着千万级出货量的达成,地平线的供应链成本进一步降低(如芯片采购、产能分摊),同时增强了对客户的议价能力,形成“规模扩大-成本降低-客户渗透”的良性循环。
三、技术内核:HSD系统与征程6P的“高阶辅助驾驶引擎”
地平线的业绩增长,本质是“技术研发”与“市场落地”的协同结果。2025年上半年,公司研发投入达23亿元,同比增长62%,重点聚焦“高阶辅助驾驶”(L3及以上)的核心技术突破:
-
HSD系统:中国版FSD的“城区驾驶解决方案” :作为地平线的“旗舰级”技术产品,HSD(Highway & City Drive)系统具备“复杂城区场景”的全栈驾驶能力——可实现自动跟车、路口转弯、行人避让等功能,甚至能应对“无红绿灯路口”“非机动车混行”等中国特色场景,被业内称为“中国版FSD”(特斯拉Full Self-Driving)。目前,HSD系统已获得10余款车型的定点,即将进入量产阶段。
-
征程6P芯片:HSD的“硬件基石” :为支撑HSD系统的高算力需求,地平线推出了征程6P芯片——采用7nm工艺,具备200TOPS的AI算力,支持多传感器融合(摄像头、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能实现“实时感知-决策-控制”的端到端处理。征程6P的量产,不仅为HSD系统提供了强大的硬件支撑,更巩固了地平线在“智能驾驶芯片”领域的技术壁垒。
四、全球化布局:从“本土领先”到“全球硬科技标的”
2025年上半年,地平线的“全球化”进程加速,其估值逻辑正从“本土智能驾驶龙头”向“全球硬科技标的”升级:
-
国际客户合作突破:与大众汽车、日本最大汽车集团(未披露名称)达成合作,将地平线的智能驾驶解决方案引入其全球车型平台。这一合作标志着地平线的技术已获得国际主流车企的认可,打破了“中国智能驾驶企业只能做本土市场”的刻板印象。
-
估值升级的“指数背书” :地平线被纳入多个全球权威指数(如MSCI中国指数、富时罗素全球股票指数),成为全球投资者眼中的“中国硬科技代表”。这一变化,不仅提升了公司的国际知名度,更为未来的全球化融资(如海外上市)奠定了基础。
结语:从“技术研发”到“商业变现”的智能驾驶“领跑者”
地平线2025年上半年的业绩,是“技术投入、市场落地、全球化”三大战略的集中体现。千万级出货量的达成,标志着中国智能驾驶产业从“实验室”走向“规模化量产”;HSD系统与征程6P的技术突破,为高阶辅助驾驶的普及提供了“中国方案”;而全球化布局的加速,则让地平线从“本土领先”迈向“全球硬科技标的”。
未来,随着HSD系统的量产落地(10余款车型即将上市)、国际客户的进一步渗透,地平线有望在智能驾驶赛道占据更重要的位置,成为“中国智能驾驶”的全球名片。
推荐阅读:
千伏级绝缘破局者:TDK InsuGate B78541A25重构功率模块安全边界
革新三电平架构!瑞萨RAA489300系列突破USB-C电源密度极限
革新HDMI传输瓶颈:Diodes混合式ReDriver破解高速信号衰减难题
毫米空间的微米革命:多维AMR4020VD如何破解精密运动控制的安装困局
Bourns PEC0x系列破壁:4mm全球最小编码器登陆TWS耳机,50万次寿命重塑人机交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