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截至2025年7月,中国对美国智能手机出口数据呈现显著波动。据最新贸易统计,2025年6月中国智能手机对美出口额同比大幅下降71%,出口单价同比暴跌45%,反映出厂商在关税压力下的策略调整。同期,电子游戏机对美出口价格也出现23%的下滑,市场韧性面临考验。
截至2025年7月,中国对美国智能手机出口数据呈现显著波动。据最新贸易统计,2025年6月中国智能手机对美出口额同比大幅下降71%,出口单价同比暴跌45%,反映出厂商在关税压力下的策略调整。同期,电子游戏机对美出口价格也出现23%的下滑,市场韧性面临考验。
关税成本转嫁有限,厂商选择自行消化压力
尽管美国于2025年5月与中国达成阶段性关税缓和协议,暂停加征新关税90天,但累计30%的关税负担仍持续存在。此前,美国因芬太尼问题在2月、3月加征的20%关税已导致中国智能手机出口成本攀升。数据显示,3月起中国智能手机对美出口价格涨幅收窄,4月后更呈现连续下降趋势。
东京第一生命经济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Toru Nishihama分析指出:“中国制造商及其商业伙伴可能主动承担了部分关税成本,以避免失去美国市场份额。由于美国进口商缺乏替代供应来源,不得不继续采购中国产品。”这一策略虽短期维持了市场存在,但若关税政策持续,企业利润或受挤压,甚至可能引发裁员等连锁风险。
出口规模萎缩,游戏机市场降幅扩大
除智能手机外,电子游戏机对美出口同样承压。2025年6月游戏机出口额同比下降48%,降幅较5月的30%进一步扩大,价格下跌23%成为主要诱因。部分企业已因无法承受关税成本完全停止对美出口,而坚持布局的厂商则通过降价策略试图缓解库存压力。
政策博弈持续,市场策略或迎调整
当前,中美贸易关系仍处于动态平衡中。尽管阶段性关税暂停为谈判提供窗口,但美国对中国商品的高关税壁垒仍未完全解除。中国厂商在“保市场”与“控成本”间的权衡,或将影响未来对美出口的产品结构与定价策略。业内预测,若关税压力长期化,部分低毛利产品可能逐步退出美国市场,而高附加值品类或成为出口主力。
结语:贸易政策影响深化,产业链韧性待考
2025年中美贸易摩擦的持续影响,已从单一关税延伸至产业链全局。中国智能手机对美出口的断崖式下滑,既暴露了厂商在成本转嫁能力上的局限,也凸显了美国市场对中国制造的依赖。如何在政策波动中平衡市场份额与企业生存,将成为中国出口型产业长期面临的课题。
推荐阅读:
苏姿丰谈AI芯片需求:与英伟达竞争,美国厂成本增加5%~20%
DDR6内存2027年商用在即:三星、SK海力士、美光完成原型开发
2025年LCD显示屏出货量达8.75亿台,中国大陆厂商增长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