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进入2025年,全球半导体市场正经历深度调整。美国芯片巨头德州仪器(TI)近期宣布对其全系模拟芯片产品实施30%价格上调,部分数据转换器价格更实现翻倍增长。这一举措被业界解读为通过产品结构优化提升利润率的战略调整,而非应对市场短缺的应急措施。
进入2025年,全球半导体市场正经历深度调整。美国芯片巨头德州仪器(TI)近期宣布对其全系模拟芯片产品实施30%价格上调,部分数据转换器价格更实现翻倍增长。这一举措被业界解读为通过产品结构优化提升利润率的战略调整,而非应对市场短缺的应急措施。
行业数据显示,当前模拟芯片交货周期已较2024年同期延长2-3周。分析指出,这源于2023年疫情期间形成的超额库存正在逐步消化,叠加全球经济复苏带来的需求回暖。值得关注的是,TI正在得克萨斯州理查森的300mm晶圆厂扩大模拟器件产能,并计划未来三年投入600亿美元建设三座全新晶圆厂,此举被视为对中长期市场需求的积极布局。
供应链韧性建设成为2025年行业核心议题。德国分销集团FBDi预测,随着库存去化进入尾声,市场将在2025下半年迎来实质性改善。供应链管理专家Simon Hinds指出:"经历疫情冲击后,企业正通过供应商多元化、自动化升级和数字化改造构建弹性供应链体系,其中生成式AI的应用尤为引人注目。"
生成式AI技术正在重塑供应链风险管理范式。通过整合结构化数据(如交易记录、库存水平)与非结构化数据(如新闻动态、社交舆情),AI系统可实时识别潜在风险并生成应对策略。这种动态学习能力使企业能够提前6-9个月预判市场波动,相较传统规则系统效率提升40%以上。
市场信心正逐步恢复。英国分销商Anglia营销总监John Bowman透露:"近期供应商频繁预警交货周期延长风险,建议客户尽早建立安全库存。种种迹象表明,半导体市场已进入新一轮上升周期,预计2026年市场规模将突破8000亿美元。"
推荐阅读:
内存市场惊现倒挂!TrendForce预警DDR4价格Q4触顶回落
OLED与MiniLED对决!三星LG展开反击,中国厂商份额逼近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