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全球半导体代工市场正掀起新一轮技术军备竞赛。三星电子近日披露,其2nm制程晶圆已进入客户验证阶段,成功斩获英伟达AI芯片及AMD下一代CPU试产订单,标志着这家韩国巨头在尖端制程争夺战中取得关键突破。
全球半导体代工市场正掀起新一轮技术军备竞赛。三星电子近日披露,其2nm制程晶圆已进入客户验证阶段,成功斩获英伟达AI芯片及AMD下一代CPU试产订单,标志着这家韩国巨头在尖端制程争夺战中取得关键突破。
技术突围:2nm制程弯道超车
据行业消息,三星采用GAA(全环绕栅极)架构的2nm工艺良率已提升至60%,较三个月前翻倍。这一进展吸引英伟达将部分H200/H300芯片转单三星,预计2025年交付量达3万片/月。更值得关注的是,AMD计划在三星平泽园区试产Zen6架构处理器,若良率达标,或将转移20%的5nm以下订单。
产能布局:全球供应链重组
为应对地缘政治风险,三星加速推进"全球三角制造战略":
-
韩国平泽P4工厂2nm产线提前3个月投产,月产能达4万片
-
美国泰勒工厂获40亿美元补贴,2024年底建成3nm试验线
-
与日本材料商JSR、信越化学成立联合研发中心,保障EUV光刻胶供应
价格战隐现:激进策略埋隐患
为争夺市场份额,三星向头部客户提供15%-20%的价格折扣,导致其代工业务毛利率骤降至32%,较台积电低18个百分点。分析师指出,这种"以价换量"策略虽短期提升产能利用率至85%,但可能引发两大风险:
-
设备折旧压力:3nm/4nm旧制程产线利用率不足60%
-
技术验证周期压缩:英伟达要求H300芯片验证周期从常规18个月缩短至12个月
市场格局裂变
尽管三星在2nm领域取得进展,但台积电仍握有78%的先进制程市场份额。集邦咨询数据显示,2024年Q2全球晶圆代工市场,台积电占比61%,三星则从11%回升至14%。值得关注的是,英特尔18A工艺获微软50亿美元订单,三强争霸格局初现。
此刻的三星正行走在技术突破与商业风险的钢丝上——既需维持巨额研发投入(2024年半导体资本支出达340亿美元),又要应对中国成熟制程厂商的价格挤压。这场晶圆代工王者之争,或将重塑未来五年全球半导体产业版图。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联系小编进行处理。
推荐阅读:
AMD旗舰处理器陷"滑铁卢":锐龙7 9800X3D百例故障引信任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