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8月17日半导体板块再度大跌,自7月30日新高后已经调整接近14%,“跌懵”了的芯片究竟发生了什么?这个阶段是布局的好时机吗?
此轮芯片板块大调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1、 二季度以来半导体大幅快速上涨,积累了一定的市场风险和调整需求,在板块估值高企,业绩逐渐兑现之时,市场产生了一定分歧,出现阶段性调整也是合理的。
2、 近期,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公告,对涉嫌哄抬芯片价格,扰乱市场的芯片经销商立案调查,加剧了市场的恐慌情绪。产业持续涨价逻辑出现松动,对部分企业的业绩预期有所影响,使得投资者风险偏好有所下降。
3、 外资行看空DRAM景气度引发板块调整。需求端由于欧美疫苗接种率提升,疫情得到控制,PC的需求下滑,对于未来PC DRAM有降价预期,引发市场担忧。大摩的周期性指标认为半导体的盈利增长预期可能逆转,估值收缩和市场仓位调整的可能性攀升。
短期情绪面和交易面虽然存在一定分歧,但关注芯片行业的基本面,其实景气逻辑并未发生变化。
不过,Morgan Standley的报告并非华尔街的共识,亦有机构继续看好存储芯片行业的景气度,并认为大跌或形成短期底部。
据彭博,目前覆盖美光科技的机构当中,超过80%都给予买入评级,平均目标价为115美元,较最新收盘价有60%以上的上涨空间。
Rosenblatt证券分析师Hans Mosesmann认为,市场对DRAM行业的担忧被“夸大了”,DRAM的上行周期“时间更长,并且规模更大”,而美光科技最近实施分红是一种信心的表现。MKM Partners科技行业分析师Dan Forman也指出,Morgan Standley报告带来的这一波下跌可能会形成公司股价的近期底部,只有在悲观氛围最浓厚的时候才会出现赚钱的机会。
本轮芯片短缺和涨价主要是疫情带来的供给端产能下降,以及新能源车销量暴增带来的汽车芯片需求激增,导致供需的错配。虽然说以台积电为首的制造大厂已经在扩产,但全球范围的芯片产业结构仍处于缺货状态。根据全球电子元器件代理公司富昌电子最新车用 MCU 市场报告,第三季度恩智浦32 位MCU交期从最长 26 周拉长至 5 周,英飞凌和意法半导体汽车模拟及电源产品交期最长达到 52 周,芯片短缺可能需要等到 2023 年全球8 和 12 英寸产能上升后才能完全缓解。在半导体景气度上升的大周期下,长期投资逻辑并未发生变化。
国内新能源车销量继续大增,7 月份国内市场新能源车销量 27.1 万辆,同比增长 160%,再创历史新高,由此带动的 IGBT、MOSFET 需求将长期驱动功率半导体景气度向上。此外,汽车智能化趋势对芯片的需求形成支撑。随着自动驾驶不断推进,传感器及存储需求也成倍增长。物联网浪潮下智能应用层出不穷,云集了众多IoT芯片需求。
此外,与海外半导体成熟产业链具有一定的周期性不同,国内半导体发展方兴未艾,最核心的驱动力是国产替代。在本轮缺芯大潮下,众多欧美半导体龙头选择优先支持本国厂商, 倒逼国内电子终端厂转向国产芯片设计公司。众多中国半导体企业在不同产品和领域出现零的突破,国产全面突围已是无可争议的趋势,具备内生成长性和核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增长可期。
文章来源: 华安基金财富号,科创板日报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联系小编进行处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