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据台媒报道,近日,国内老牌上市晶圆代工厂5月起新订单报价再调升15%之际,传出5月产出的晶圆也要采用新报价。由于去年5月产出的晶圆在今年1、2月就已经投片,当时投片价就已调涨约10%,如今IC设计厂取货却要再加价15%,等于同一批货「被涨价两次」,为历来首见。
据台媒报道,近日,国内老牌上市晶圆代工厂5月起新订单报价再调升15%之际,传出5月产出的晶圆也要采用新报价。由于去年5月产出的晶圆在今年1、2月就已经投片,当时投片价就已调涨约10%,如今IC设计厂取货却要再加价15%,等于同一批货「被涨价两次」,为历来首见。
由于晶圆代工生产流程依制程与光罩层数不同,从投片到正式产出平均约3-4个月,按照过往业界惯例,晶圆代工厂若要涨价,都会提早告知客户,并订定新价格正式使用时间。

对新一波涨价议题,甚至追溯至先前投片、5月产出的晶圆也要采用新报价的状况。台积电一向不评论价格相关问题,联电不回应价格相关传言,世界先进也表示,不对特定时点的报价回应。
业界人士直言,过去晶圆代工涨价不曾溯及既往,都是投片时谈好一个价格之后,待三至四个月生产周期结束,即便届时晶圆代工厂再涨价,也是针对新投片订单调整价格,不会对先前已投片、正式产出的晶圆加价。此次溯及既往的涨价方式,凸显晶圆代工市况火热,「卖方说了算」。
近期台湾主要晶圆代工厂毛利率随市况火热扬升,以去年第4季来看,台积电毛利率54%傲视群雄,世界为37.4%,联电虽仅23.9%,但为六年来新高。由于报价涨势凶猛,甚至追溯至先前已投片将产出的晶圆,晶圆代工厂未来涨价利益丰厚。
业界人士透露,由于晶圆代工产能吃紧,目前台湾主要业者当中,从去年下半年到今年初,仅台积电透过取消过往年度价格折让幅度,没有明显调涨报价的状况,其余包括联电、世界等业者都曾公开表示会依照市场机制调整价格。

IC设计厂商表示,今年以来晶圆代工价格涨不停,元月起那次涨价,包括微控制器(MCU)、驱动IC相关芯片厂调升报价,平均涨幅约10%,以8寸晶圆涨势最大。近期台湾某老牌上市晶圆代工厂5月起再次调升新订单报价,涨幅约15%,等于这波涨价幅度累计平均达25%以上。但这部分根本来不及反映,等于成本再度垫高,若IC设计厂商放弃拿货,不仅无法对客户交差,客户甚至转至对手下单,“赔了夫人又折兵”,只能自行吸收成本。
面对晶圆代工价格涨不停,这次同一批晶圆“被涨价”二次。IC设计厂商坦言,“就像一头牛被扒了两层皮”,尽管维持年平均毛利率是营运重要指标,但在目前晶圆代工处于卖方市场的情况下,产能是稀有物资,晶圆代工厂若要涨价,IC设计厂几乎没有议价能力,只能摸摸鼻子接受。
业界人士指出,现阶段晶圆代工产能需求大于供给,包括5G、车用等应用所需的IC数量都增加,还有其他应用的需求也上来,但是8寸厂产能并没有明显增加,所以才会导致这次的涨价潮,已经很久没见过这样的涨价现象。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电话或者邮箱联系小编进行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