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首页 > 市场 > 正文

供应链风暴蔓延!中芯国际确认:存储缺货潮已冲击晶圆代工订单

发布时间:2025-11-18 责任编辑:lina

【导读】电子产业链正面临一场由存储芯片引发的系统性成本压力。业内共识显示,明年DRAM与NAND Flash价格持续上涨已无悬念,连带CPU也传出调价计划。这波涨价潮使得终端电子产品成本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品牌厂商当前的核心议题已从“是否涨价”转变为“涨幅多少”以及“成本由谁承担”。


电子产业链正面临一场由存储芯片引发的系统性成本压力。业内共识显示,明年DRAM与NAND Flash价格持续上涨已无悬念,连带CPU也传出调价计划。这波涨价潮使得终端电子产品成本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品牌厂商当前的核心议题已从“是否涨价”转变为“涨幅多少”以及“成本由谁承担”。


供应链风暴蔓延!中芯国际确认:存储缺货潮已冲击晶圆代工订单


供需分析:存储市场持续紧绷


供给端压力:


●存储原厂产能调整策略延续,库存水平持续优化

●上游晶圆产能分配紧张,制约存储芯片扩产速度

●新技术转型期,实际有效产出增速低于预期


需求端变化:


●AI终端、智能汽车等高存储容量需求爆发

●服务器升级周期带动大容量内存需求

●消费电子复苏节奏与备货策略产生冲突


这种结构性供需失衡使得存储芯片从“价格周期”转向“供应安全”竞争。


供应链困境:订单决策陷入两难


中芯国际联合首席执行官赵海军在近期沟通中直接点出行业困境:客户对2025年第一季度订单持极度谨慎态度,关键原因在于存储芯片供应存在巨大不确定性。


客户担忧焦点:


●手机、汽车等主流产品线能否获得充足存储芯片

●存储芯片具体价格波动范围难以预测

●成本传导至终端市场的接受度不明朗


这种不确定性导致整个供应链陷入“无人敢承诺”的僵局,厂商普遍无法提供明确的供应保证。


中芯处境:产业链波动波及代工


作为中国领先的晶圆代工厂,中芯国际在此次存储风暴中未能独善其身。尽管其主营业务不直接涉及存储芯片制造,但下游客户的谨慎态度已直接影响其订单能见度。


具体影响路径:


●客户因存储供应不确定而推迟整体芯片订单

●系统厂商重新评估整机BOM成本与生产计划

●代工订单节奏随之调整,一季度展望趋于保守


这证实了现代电子产业链的高度协同性与脆弱性,局部波动会通过复杂链路传导至全行业。


行业挑战:成本压力分配难题


品牌厂面临双重挤压:


●采购端:存储芯片价格持续上行,推高物料成本

●销售端:终端市场竞争激烈,涨价空间有限


供应链应对策略分化:


●部分厂商考虑提前备货,锁定当前价格

●另一些厂商则选择观望,等待市场明朗

●共同点是均无法给出明确的需求预测与供应承诺


这种博弈状态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不确定性与波动幅度。


结语展望:重构供应链韧性


存储芯片涨价风暴已超越单纯的价格问题,演变为对全球电子产业链协同效率的压力测试。从原厂到代工厂,从品牌厂到终端消费者,每个环节都在重新评估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与价值定位。


短期内,价格谈判与供应保障将成为厂商核心议题;中长期看,这波震荡将加速供应链多元化战略落地,推动企业从追求“最低成本”转向构建“最优韧性”。只有能够快速适应这种新常态的厂商,才能在波动中保持稳定发展。


https://www.52solution.com/kb


推荐阅读:

供应链变天!英伟达亲自接管AI服务器水冷板采购

缺货潮下的DRAM新秩序:捆绑销售、技术突破与渠道重构

412亿美元赛道引爆!电子传感器8年高增长,亚太吃下近半市场

大摩报告揭秘:台积电3nm成全球AI芯片“兵家必争之地”

全球面板业“半壁江山”易主!中国企业份额首破50%

特别推荐
技术文章更多>>
技术白皮书下载更多>>
热门搜索
 

关闭

 

关闭